第102章 桂林:山水画卷、烟雨柔情与古韵青调的诗性回响(2 / 2)
桂林不只有山水,还有骨与墨。在象山的背后,在漓江的倒影里,还有靖江王的余韵、王城书卷的温度。文化,是桂林的背灯,是它最深的影。”
五、桂林落笔:百章山水的转调
我离开桂林的前一晚,住在临江的一家民宿。推窗即是漓江,远山朦胧,竹影婆娑。
夜半,有丝雨敲窗,我起身在灯下写下本章最后一页。
我想起我来这里前,有人说:“桂林美得太明信片,不值得久留。”
但我却觉得不然。
正因为它“明信片”,它才像是一封来自大地深处的信,一封不管你愿不愿意读,总在那里等你拆开的信。它是全中国都知晓的美,但它仍静静守着自己的山,自己的水,自己的慢。
我写下:
“桂林,是地球交响曲中国篇章的画卷小结,是我在壮魂与工业之后,做出的抒情转调。它不以势强,不以声大,却以静水流深,以一笔一山水,在我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章节。”
我抬头,窗外雨已停,月光映入水面,流动得像柔软的音符。
“下一站,海口。
从山水走入海风,开启一章热带之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