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雄:彝火之州、古滇遗脉与高原上的黑陶诗行(2 / 2)
“有没有想过改行?”
他笑:“土认识我,火认我,我还跑什么?”
陶坯进窑,一炉炭火点燃,整个窑体开始嘶嘶作响,如同呼吸。他说:“黑陶不能明火,是烟熏,是用失温做出温度。”
我站在一旁,看火光在陶壁上游走,仿佛看见祖辈的影子正蹲在火边,低头造梦。
我写下:
“黑陶不是器,是故事。它不闪耀,却被手指赋予灵魂。”
五、地图与彝火陶魂的沉音章
夜晚,我回到楚雄市区一家名叫“火之语”的青年旅舍。屋顶平台望出去,山光点点,风中夹杂着草木与煤烟味。
我摊开地图,将彝人古镇、紫溪山、姚安旧城与黑陶村落一一标记,用红线连接,形成一团旋转的螺纹,仿佛火焰在纸面上跳动。
我写下:
“楚雄不是喧哗之地,却是火之起点。它用火把点亮记忆,用陶片承载祖辈,用边城讲述归属。《地球交响曲》在此奏响沉音章,如陶瓷落地,如炭火低燃,如城墙回音。这里的节奏不是高亢,而是深厚。”
我合上本章笔记,耳边响起昨夜广场上那首彝族古调,悠悠地,一声一声,似火中低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