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赞比亚卢萨卡 赤壤流光命运归途(2 / 2)

加入书签

摊前微笑迎客。

她用流利的家乡话向我介绍一块块非洲蜡染,每一块布都赋予独特寓意:“这是‘跳舞的树’,象征女人的坚韧。

那是‘盼雨之眼’,是对风调雨顺的渴望。”

她把一块青绿与赤红交织的布披在我肩上,笑道:“你现在就是我们市场的一员了。”

我在市场深处还见到一队流浪乐手,击鼓歌唱。

他们的声音穿透人群,唤起听众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市场里,不只是交易与生存,更是生活的仪式和情感的归宿。

每一块布、每一串水果、每一声叫卖,都藏着一个家族的希望与城市的过往。

我写下:“卢萨卡的市场,是记忆与希望交错的舞台,是土地与人心共同编织的色彩拼图。”

傍晚,我受邀参加一场在市政厅旁高中举行的青年演讲比赛,主题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

大厅内,青年们衣着整洁,眼神炽热。

评委席上坐着老师与社会活动家,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轮到一个名叫恩佐的男孩,他坚定地走上台前,双手紧握稿纸,声音却洪亮有力。

他谈及教育的困境、农地的希望、城市的展与国家的梦想。

他说:“我们不能等未来降临,我们要先起身奔赴它。”

台下掌声雷动。

赛后我和恩佐聊天,他的梦想很简单——做一名议员,为家乡争取一所新学校。

他的目光真诚,“我想让每个赞比亚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希望。”

那一晚的演讲,像旱季雷雨一样,唤醒了整个城市的神经。

我仿佛看到一颗颗种子,在青年们的心里悄然芽。

我写下:“卢萨卡的议会,不只是权力的殿堂,更是梦想者和守望者共同奏响的序章。”

夜晚的卢萨卡安静下来,路灯在细雨中投下暖黄的光斑。

咖啡馆里坐满了旅人、商贩、学生与外来务工者,大家低声交谈,分享生活的酸甜与梦想的轮廓。

我的窗前飘着咖啡与烤玉米的香气,耳畔隐约有远处教堂的钟声与风铃共鸣。

此刻的卢萨卡,不再是单纯的都,而是命运在非洲大陆书写的一未完长诗。

这里有太多未竟的故事和等待盛开的希望,但正因如此,每个人的努力、每一段相遇,都变得意义非凡。

我合上《地球交响曲》,在页脚郑重写下:

“卢萨卡,是一座用土地为笔、用人心为墨的命运交汇之城,是每一位生活在此的人心底最温柔的诗行。”

新旅程已在远方召唤。

清晨,我将沿着北上的铁轨和公路,进入那片铜矿与草原交错的土地,去探访赞比亚工业与人文的交汇点,那是矿山与艺术共舞、汗水与梦想同在的地方——

恩多拉,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