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毛里求斯苏亚克 浪火圣域甘蔗低语(2 / 2)
年吹响海螺,孩子们点亮花灯,仿佛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为希望而安静。
轮到我时,我也写下一句心愿:“愿世界的每一盏灯,都不被风雨吹灭。”
花灯随波漂向湖心,倒映着神像,也倒映着每一个人的影子。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整座岛屿都在为这光祈祷。
身边的库马尔低声道:“灯火在水面漂流,就是心愿有了归处。”
我写下:“苏亚克的夜晚,不需要星辰,有人心灯火,就能点亮天地。”
夜色退去,天刚破晓,我来到镇外名为贝尔欧姆的村落。
这里的房屋用黑色火山岩砌成,厚重而朴实。
石墙上苔藓斑斑,屋檐下风铃低鸣,偶有炊烟升起。
村民多以晒盐、酿酒为生。
老人们将海水舀进石槽,等风和太阳蒸干水分,白盐闪烁;甘蔗被榨成浆,缓慢酵为烈酒;小孩们则在巷口追逐,用石头叠起各自的小家。
玛蒂尔达老太太邀请我进屋。
石墙挡住了炎热,保住了清凉。
她用天台晾衣、用火山石磨咖啡、用地窖储藏自酿的酒。
那一杯咖啡,混着火山与大地的香味,苦涩却浓烈。
“我们住在火里,也活在风里。”
老太太语气平静,“这里的每个人,都习惯了。”
我写下:“苏亚克的石屋,是岛屿的骨骼,是大地赐予人类最厚重的怀抱。”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
我在小镇出口的旧糖厂边停下脚步,回望远处的甘蔗田、红庙、悬崖与夜灯。
耳边隐隐传来昨日排灯节的祭歌,远处的浪声、风声与鸟鸣,如同一支未竟的乐章,在心头萦绕不去。
小镇不大,地图上难觅,却深深刻进我的旅程。
甘蔗田的风,庙宇的钟声,崖边老人的目光,火山石上的热度,还有每一盏不肯熄灭的灯,组成了属于苏亚克的灵魂密码。
我在路易港买来的竹笛上,吹奏出一支悠远的小曲,和着海风,把这段旅程缓缓封存。
我写下:
“苏亚克,是火山灰中的信仰,是浪涛中的灯火,是毛里求斯灵魂最温柔的低语者。”
临别之际,库马尔一家在庙前为我送行。
少年们将甘蔗叶编成祝福环,挂在我的行囊上。
玛蒂尔达送来一包火山盐,说:“带着它,路上不会孤单。”
小镇渐行渐远,车窗外的甘蔗田、石屋、庙宇与灯火,一一倒退成记忆。
我知道,这段旅程,不会就此终结,而是沉淀为我的心跳与血脉,在未来的每一站都微微颤动。
新的目的地,是毛里求斯岛中部的山城——罗斯希尔。
那里是教育与音乐的高地,是传统与创新交汇的舞台,是晨雾与群山共同雕刻的知识之都。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空白页上写下:
“罗斯希尔,我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