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o章 肯尼亚内罗毕 绿脉交响梦息高原(2 / 2)

加入书签

明信片,上面印着他创作的壁画,下方一行手写体写着:“彩色是我们不愿被定义的灵魂。”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我要用我的方式,记录下这些“非主流”

的声音,让它们不再只是城市的背景,而是主角。

我写道:

“内罗毕不靠笔墨书写自我,它用喷漆、脚步与节奏,把存在涂满城市的每一道褶皱。”

夜晚,我受邀前往“鼓之场”

——一处露天广场,是内罗毕年轻人聚会与表演的圣地。

火光跳跃,人影闪动,一群青年正围成圈,用鼓点、口技、手势与舞蹈讲述着属于他们的节奏传说。

我被请入圈中,一面羊皮鼓被递到我手中。

起初我手脚不协,但很快节奏涌上心头,鼓声从我的掌心流出,与他们融为一体。

有人高喊:“再来一段!”

人群中爆出笑声,连空气都跳跃起来。

鼓声不只是一种节奏,更像是某种心灵的宣言。

我写道:

“内罗毕的夜,是心跳制造的合奏。

每一个鼓点,都是黑夜中的灯火,是荒原中不灭的火。”

次日,我在城市一隅现了一座不起眼的图书馆——“麦肯齐阅览馆”

楼体陈旧,院墙长满藤蔓,但里面却整整齐齐,藏书万余。

图书管理员是一位名叫妮娅的老女士,她声音轻柔、动作娴静,带我翻阅一本用斯瓦希里语手抄的马赛传说。

“你看,知识并不总要高调,它有时候就藏在角落。”

她说。

窗外有风,吹动书页。

我坐在木椅上,读到一句话:“风若不来,我就是风。”

我写道:

“在内罗毕,风不是路过,它翻书、进梦、织诗。

它带走沙尘,也送来新生。”

旅程最后的黄昏,我与姆万吉站在卡伦区的一处小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太阳缓缓沉入西方地平线,光辉洒在玻璃楼与铁皮屋顶之间,宛如涂上温柔的一笔。

“你会记住这里吗?”

姆万吉问。

我回望他说:“我会写下它——写进人们未曾抵达的心里。”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在新页写下:

“第59o章:绿脉交响梦息高原。”

并附注一行:

“内罗毕,是一座正在成长的城市,是奔跑中的信念,是在红土上铺设的未来。”

清晨,我坐上开往西北高原的汽车。

窗外,草原渐绿,山影浮现。

地图上,一个新名字已在我的心中跃动——艾尔多雷特。

那是高原的名字,是耐力的名字,是奔跑者的故乡。

艾尔多雷特,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