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3章 纳木错 天湖之蓝灵魂之镜(1 / 2)
那天清晨,我从当雄镇出,沿着笔直而蜿蜒的北路缓缓驶向远方的蓝色梦境。
风不再咆哮,阳光温润得近乎柔和,一切都像在为我的抵达做准备。
车窗外,一道道起伏的丘陵向西北铺展,远方高处,一片蔚蓝正缓缓浮现。
那就是纳木错了。
天湖之名,早已在我心中种下多年的向往。
而此刻,它不是传说,不是地名,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呼吸,一面贴着天穹的水镜,一颗高原跳动的心。
我在扎西半岛停车,卸下行囊时,双脚甚至有些软。
这里的海拔已接近472o米,空气稀薄,每走一步都仿佛在和重力进行对抗。
但即使如此,我依旧坚定地一步步向湖边走去。
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被称为“天湖”
,意为“天上的湖泊”
。
她坐落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怀抱之中,湖面如镜,深蓝色如宝石。
阳光洒落时,水面泛着银白光斑,如同神明撒下的碎银。
我脱下帽子,缓缓蹲下,用手轻触湖水。
水冰冷澄澈,仿佛能洗净心中所有尘埃。
我将《地球交响曲》轻轻摆在湖边的石头上,让这本与我同行的地图与湖水共同沐浴。
这不是一次观光,而是一种净化。
我站在湖边良久,风吹过额头,心中那些游移不定的片段在这一刻慢慢沉淀。
高原的静,并不是空无,而是天地之音已经深到骨髓,让人无需言语。
那一刻,我不是在看风景,而是被风景看着。
我感到自己渺小,却从未如此完整。
不远处,一顶白帐篷立在湖边,一位中年藏族妇女正在烧水,锅里是奶茶的香气。
我走过去轻轻招呼,她微笑着点头:“游客?”
我说:“旅人。”
她请我坐下,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
我喝下一口,茶的油香与茶叶的微涩在舌尖交织,瞬间唤醒了身体每一处疲惫。
她告诉我,她叫洛松卓玛,常年在湖边经营简易帐篷茶舍,为的是照应丈夫放牧时的起居,也为湖边路过的行人提供温暖。
“你第一次来这里?”
她问我。
我点头。
她笑了,指向湖心深处那一圈若隐若现的岛屿,“那是扎西岛,藏语意思是‘吉祥’,传说湖神与山神在那边相会。
很多人朝圣时要徒步环湖一周,要花五天,有的甚至一个月。”
我环顾湖岸,隐约可见一条朝圣小径沿湖延展,风吹起湖水边的白沙,那条路仿佛不是通往某个终点,而是连接天地之间的一道光。
“湖有灵,”
她又说,“你要是心乱,可以对着湖说话。”
我问:“她听得懂?”
她点头:“她什么都懂。”
她说这句话时,神情既朴素又笃定,像是在说“天亮了”
一样自然。
我看着湖水反射出的天空,竟也不再怀疑。
我又问她:“你来这湖边守了多少年?”
“十五年。”
她轻描淡写地说,“我从姑娘守成阿妈了。
湖没老,但我老了。”
这句温柔而沉稳的话,让我心中突然一紧——岁月从不喧哗,却最有力量。
午后,我独自来到一处无人的湖湾,席地而坐,展开笔记本,想要写点什么,却现脑中竟是一片空白。
于是,我放下笔,闭上眼,只听风声、水声,还有自己的心跳。
过了一会儿,我低声问湖:“我这样走下去,有意义吗?”
水没有回应,但一只湖鸟掠过水面,溅起一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