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常州 龙腾之地匠心之城在工业与江南之间延展的文化(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我要记住他。”

我写下:

“常州的文,不靠吵闹宣传;

她藏在课本里、胡同里、孩童的笔尖里;

她是那种慢慢酵的东西,酿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识字气’。”

五、太湖湾湿地:江南水网的呼吸

最后一日,我驱车前往常州太湖湾。

这里的湖水不是壮阔式的广阔,而是点点湿地相连,如一幅水墨铺展的卷轴。

芦苇深处,野鸭成群,渔舟偶过,水面荡开圆润的涟漪。

我在一处木栈道坐下,有村民在远处喊号子晒网,我闭目倾听,仿佛整个江南都在呼吸。

我写下:

“常州的水,不唱情歌,

她唱的是劳作的谣,是庄稼人的应和;

她不求名流题诗,只愿鱼虾肥,稻米香。”

六、龙腾与水润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无锡

五天常州之行,我从遗址走向工厂,从佛寺走进街巷,从制造车间穿梭到湖光水色。

我逐渐明白,常州像一个沉稳的中年人,虽少了年少的锋芒,却多了几分真正的担当。

她不争名,不争先;

她不设防,也不怯场;

她让你一开始或许忽略,却终究放不下。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长江下游、太湖之北、文脉与工业共存之地郑重落笔:

“第195章,常州已记。

她是遗址上的花,是车间里的光,

是一座‘不惊艳却耐看’的江南龙城。”

下一站,是无锡。

我要继续沿着太湖之畔向东南进,走入那座被称为“太湖明珠”

的城市,去看看那里的水如何润养工厂,那里的人如何在苏南度中不忘温柔初心。

我背起行囊,轻声道:

“龙已腾,珠将现——无锡,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