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鹰潭 龙虎仙踪道骨天成道教圣地与山水哲思交汇之章(1 / 2)

加入书签

我是吴阿蒙。

自抚州向东南而行,车轮穿越赣东丘陵,层林渐起,云雾缭绕,我进入了一座似乎藏着许多隐语的城市——鹰潭。

这里不以繁华着称,却是道教正一道祖庭所在地,是张天师的传承之地,是龙虎山脚的千年清净。

山中有道,道中有人,人心向山。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赣东东缘、信江流域、龙虎交汇之地郑重落笔:

“第176站:鹰潭。

她是云雾中的真形图,

是凡世中的修行场,是一处山水与哲理共生的道之所在。”

一、龙虎山脚:天地之间的符号之山

我第一站便是龙虎山。

天还未亮,我已在山脚的栈道前等待。

山体巍峨,形如龙虎对峙,苍松古木环绕。

云雾盘旋而下,如神迹洒落人间。

当地导游是一位朴实中年人,语气恭敬:“此地历代天师修道传宗,符箓、祭坛、古墓皆在。”

我们沿古道而上,路过天师府、悬棺岩、正一道宗坛,每一处都仿佛时间停顿。

我写下:

“鹰潭的山,不是攀登的对象,

而是对峙人心的镜子。

龙虎不战,是道之平衡。”

二、天师府与符箓遗痕:人间修行与权力共谋

第二日,我前往天师府遗址,这是历代张天师的宗庙与修炼之地,白墙红瓦,宫阙清肃。

一位年轻道士为我讲解符箓源流、炼丹礼仪。

他说:“真正的符不是画在纸上,而是化在人心。”

我问:“道教讲无为,为何还需仪式?”

他说:“仪式不是为了神,是为了提醒人——别忘了自己是谁。”

我写下:

“鹰潭的道,不在庙宇深处,

而在每一个试图从欲望中抽身的人心之中。”

三、泸溪竹筏:水路即修行,行舟即观心

第三日,我前往泸溪河。

竹筏轻飘,船夫不言,水声潺潺。

我们经过悬棺群崖,河谷石壁如刀劈斧凿,古人将棺材安放其上,是为“登仙之路”

船夫只说一句:“人死之后,终归高处。”

我坐于竹筏中央,看青山倒影、白鹭掠水,不知是景在动,还是我在动。

我写下:

“鹰潭的水不是交通工具,

而是道的一部分。

行舟即修心,顺水则见性。”

四、上清古镇:静与俗的边界试探

我走入上清古镇,老街不长,庙宇、书院、香铺并立,游客三三两两,香烟缭绕。

一位香客跪拜后与我攀谈:“我每年来三次,为求心安。”

我问他:“你信神?”

他说:“不全信。

但我信自己能在这里听见一些东西。”

我写下:

“鹰潭的镇,不卖热闹,

卖的是那一点‘相信还有别的声音’的坚持。”

五、傍晚鹰潭城:信江不语,道心自清

最后一晚,我回到鹰潭市区信江岸边。

江水静流,风吹水面如鳞,一座现代城市在夜色中安静生长。

我独坐江边长椅,一位老者打太极路过,与我点头致意。

他说:“年轻人,别太急,风走一圈,还会回来。”

我写下:

“鹰潭的城市不求度,

她不是无欲,而是知足。

她愿做山后的灯,

不照远,只照稳。”

六、地图落笔·下一站上饶

五天鹰潭之行,我从龙虎山登顶俯心,从符箓之间读懂人性,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