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荆门 楚中门户江汉枢纽农脉与能脉共振的丘陵章(2 / 2)

加入书签

五、夜游掇刀与漳河之滨:光未亮,心已归

夜幕下,我走在掇刀区的城市绿道上。

路灯不晃眼,空气里是湿润的草香。

路边是练太极的老人,骑电动车的快递员,还有三三两两沿水慢行的恋人。

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对我说:“这里工资不高,但日子不累。”

我问:“你想去哪?”

他说:“先把这一单送完,其他的,慢慢来。”

我写下:

“荆门的夜,不需要夜生活来定义;

她的亮,是心里的松,是步子的稳。”

六、地图落笔·下一站宜昌

五天荆门之行,我从水库到老街,从稻田到炼油塔,从古代王陵走到现代车间。

这是一座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合为一体的城市。

她不是某一种单一光芒的象征,而是各种能量在地下缓缓交融、在地表淡定运行的节点。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楚中丘陵、汉水支流之畔,落下这第159笔:

“第159章,荆门已记。

她是泥上的城、水下的能、稻穗旁的笔;

是一座以脚踏实地为美的城市。”

下一站,是宜昌。

我要奔向长江天险,站在三峡,听大坝轰鸣,看水电落差,感受长江文明与现代工程如何交锋又并行。

我收好笔记,向西南方向望去,轻声说:

“从丘陵走向巨峡——宜昌,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