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十堰 武当之巅钢铁之芯道法与机器的双重呼吸章(1 / 2)

加入书签

从安康出,我顺着汉江逆流而上,跨入湖北西北的一块山水与工业交融的土地——十堰。

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她既是道教圣地,藏着千年武当山;

又是现代工业基地,是“东风汽车”

的摇篮;

她既仰望星辰,也打磨螺丝。

十堰之名,源自“十道堰渠汇水于此”

,而今她已不仅仅汇水,更汇聚了东西文化、宗教哲学、机械智慧。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武当山下、汉江之滨、中原与西南的交接处郑重落笔:

“第157站:十堰。

她是一把剑,出鞘于云间;

也是一台动机,轰鸣于大地。”

一、武当山:不争的道,能胜的心

我第一站去了武当山金顶。

登山途中,层层台阶将我引向云间,香客如流、道音悠悠,金殿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香火未衰,心却自静。

在太和宫前,我遇到一位青年道士,他说话轻,脚步稳。

我问他:“你觉得武当最大的智慧是什么?”

他笑而不语,轻轻拂过一块石碑,上刻:“无为而无不为。”

他低声说:“世人以为我们逃世,其实是在看清世。”

我写下:

“武当之道,不是避世,而是看透后仍选择温柔;

十堰不以气势压人,而以宁静摄人。”

二、东风基地:另一种信仰的庙宇

第二天,我走进东风汽车公司老厂区。

厂房高大寂静,汽焊声隐约作响。

我在一座老展馆里看到1969年第一台“东风牌”

卡车模型,那沉重而锋利的钢铁线条,仿佛仍闪着当年的决心。

一位退休工程师带我参观,他曾是厂里最年轻的装配技师,三十年从未离开岗位。

我问他:“你觉得造车跟修道有共同点吗?”

他居然认真地思索了一下:“都得稳,急不得。”

我写下:

“十堰的工业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与材料的对话;

是另一种形而下的修行,一台机器,也有魂。”

三、汉江之上:水绕山走,舟载城兴

我第三天在丹江口水库乘船。

这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被称为“亚洲天池”

水面浩瀚,两岸如画。

一位水政官员介绍:“我们的水,走了千里去北京,却从未干涸。”

我问他:“会不会觉得这座城市的付出被忽视?”

他望着江面,说:“守水人从来不是主角,水清就够。”

我写下:

“十堰的水是沉默的英雄,城市也是;

她不吵不争,却送水千家万户,像武当送静。”

四、夜市与太极:烟火之下的缓流哲学

夜里我去了人民广场。

广场一角是太极拳练习圈,几位老人慢动作起招收势。

另一角则是夜市,香辣干锅、烧烤羊肉、米粉热腾腾,一边养身,一边养心。

我买了一碗热干面,在旁边长椅上坐下。

对面坐着一对年轻父母,他们带着孩子放风筝。

母亲说:“这城不快,正好适合养娃。”

父亲补一句:“也适合养自己。”

我写下:

“十堰的夜不是城市节奏的降,而是生活智慧的开始;

她用火炉边的米粉,告诉你什么是自在。”

五、地图落笔·下一站襄阳

五天十堰之行,我从武当山登至云巅,从东风厂走入流水线,从道家碑林走进工业园区,从太极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