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甘孜 转经之间草原之上与信仰塑成的高原祷歌(2 / 2)
。
那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佛学院,一栋栋暗红色僧舍密密麻麻铺满整座山谷,从空中俯瞰,如火焰般熊熊燃烧。
我走在僧舍间的小路上,脚步很轻,仿佛生怕打扰了什么。
一路走来,红衣僧侣迎面而来,不语,只礼。
寺院里传出佛音,低回缓慢,如山体回响。
我坐在山顶石阶上,看天渐蓝,看烟雾升腾,看年轻的觉姆拿着念珠从眼前走过,身影像风一样坚定。
有人说,这里“太远”
,也“太苦”
,可我觉得,这是世界最接近信仰密度的地方。
我写下:
“色达不是一个地理点,它是一种精神密度;
红,是血,是火,是念,是身,是愿。”
五、地图落笔·下一站阿坝
六天的甘孜之行,我从康定的情歌走到色达的静修,从塔公的云脚走到理塘的少年背影,从寺庙走进马场,从历史走进当下,从信仰走进自己。
这是一片让人沉下心来的地方,不因海拔,而因心拔。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川西高原腹地缓缓落笔:
“第137章,甘孜已记。
她是藏地之门,是云天之镜,
是信仰之山,是未来之根。”
下一站,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我要从甘孜北上,沿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进入松潘、汶川、理县,去看羌寨高墙、红军足迹、九寨沟水与黄龙雪的流动命运。
我收起笔记,回头看山,山未语,风在呼我:
“信仰之后,是历史——阿坝,我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