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来宾 稻田之上歌声扬黔桂交界处的绿色序章(1 / 2)

加入书签

我在南宁的黎明中启程,沿着黔桂之间的青山绿水一路北上。

火车缓慢穿行于丘陵之间,阳光还没完全照亮山腰,但远处的稻田已露出晨雾中微黄的边角。

来宾,这座位于广西中部偏北的城市,在地图上像是一粒米,却在现实中,是一片人情与歌声交织的土地。

它不像南宁那般现代明快,也没有桂林那样张扬秀美,它是静水深流,是一声低吟,是桂中通往大山的第一声问候。

我带着一本摊开的《地球交响曲》,从绿树环绕的来宾火车站走出,心中已知,这一章,将是一曲与土地贴得最近的清唱,一段关于“慢”

、关于“种”

、关于“唱”

的生命篇章。

一、忻城稻浪:田畴之间的咏叹调

我先去了忻城。

这座县城因“稻”

而闻名,四周层层叠叠的梯田铺满山坡,早晨阳光斜照,稻浪如金,风吹而起一阵轻柔的摇曳声,像极了耳边低语。

田边,一个大妈正在手插秧苗,她背影佝偻,却动作稳健有力。

我走过去与她攀谈,她摘下斗笠,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种地就是唱歌,秧插得整齐,歌才顺口。”

她随即哼起一我听不懂的壮语调子,调子轻盈,字句悠远,却胜过任何乐器。

我站在田埂上,看着她那被泥水与阳光染成棕黄的双手,不禁写下:

“忻城的歌,不在舞台上,不在剧场中,而在稻穗摇摆之间。

这里的农人不是歌手,却用生命一遍一遍哼唱出与土地缠绵的旋律。

每一颗稻谷,都是一句歌词,每一声鸟鸣,都是一个低音伴奏。”

二、象州温泉:水之下,古之上

从忻城往东,我来到了象州。

初听这地名,会误以为是个动物园,然而当我真正踏进这座小城,才明白“象”

在这里指的,是古意;“州”

则是柔水之意。

象州以温泉出名,山脚下的温泉村,泉眼林立,终年不息。

当地人说:“我们不是洗澡,是洗心。”

我在一处石筑泉池泡脚,热水慢慢渗入脚踝与小腿,仿佛疲惫与尘世的喧嚣都在水里逐渐褪去。

对面坐着一位老伯,正慢慢搅着茶叶水。

“你是外地来的?”

他抬头问。

“是。”

“那你记住,象州这水,能洗身体,也能洗回忆。”

“回忆也能洗?”

他不答,只是闭目养神。

我写下:

“象州的水,不仅润身,更润心。

它把来宾的岁月过滤一遍,把城市的急躁蒸掉,只剩下骨子里的温和与宁静。

水温不烫,却能把人唤回最初的模样。”

三、武宣河滩:壮歌对唱,水上开腔

傍晚,我坐车去了武宣县,那里正举办一年一度的“壮乡对歌节”

我赶到的时候,太阳还挂在西山,河边已经搭起临时舞台,村民聚集在水边,一边烧烤、一边等待歌手登台。

忽然,一声清亮女声从对岸响起:

“山高水阔隔两乡,心中一线通月光。”

旋即,一名男子在我这一侧河岸回应:

“山歌搭桥心做桨,不见身影也成双。”

四周立刻掌声雷动。

无人提醒,无人指挥,众人只是顺着歌声自然呼应,那是一种不靠语言靠心意的默契。

我坐在小板凳上听了一晚上。

对歌的人,有老有少,有专业歌手,也有临时上台的农妇,但每一都像是从土地深处生长出来的旋律,没有一丝造作。

我写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