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杭州 西湖孤山浙学文派与南宋余晖的倒影(2 / 2)
我背包沉重,轻笑:“施主行得远,却背得多。”
我回笑:“我写地图,背的是世界。”
他点头:“可世界不在肩上,在心里。”
我向他请教一事:“灵隐,是否真能隐?”
他望着远处钟楼,淡淡道:“灵在山水,隐在人心。
你若走遍世界仍不识此心,即便坐在佛前,也只是路人。”
我默然,记下这句。
他又说:“下山时,莫忘回头。
那山不是你的归处,却是你脚下的映像。”
五、地图与西湖的倒影页
傍晚,我坐在雷峰塔下的长椅上,望着湖面倒映的金光与天边晚霞。
我摊开地图,将西湖与孤山、灵隐、御街、印社一一圈出,像在谱写一段缓慢、回旋、柔长的旋律。
我在笔记上写下:
“杭州是一半句的词,上阙是山水,下阙是人心。
它不张扬、不急促、不炫耀,只在每一滴湖水中,把千年写成一页柔光。
‘地球交响曲’在此放慢节奏,允许人沉默,也允许人哭。”
夜风渐起,湖水拂面,一只黑鸢划过天空,带起片片柳絮。
我合上地图,心中浮起一句旧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我,就是那个逆流而行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