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呼伦贝尔 草原牧歌蒙古包与游牧文明的回声(2 / 2)

加入书签

让风听的。”

我听着,忽然明白:草原的歌并不只是旋律,更是情感的归宿方式。

那晚我久久不能入睡,耳中总是回响那句低声吟唱:“你走向天边的那匹马,至今没走出我梦里的草原。”

五、草原尽头的边界线

次日清晨,我与巴特尔骑马前往额尔古纳草原的边缘,那里是一道不起眼的木栅栏,便是中国与俄罗斯的自然边界。

栅栏那头,是同样广袤的草原,但再没有蒙古包与牛羊。

“你看,那边的风和我们一样,但旗子不一样了。”

巴特尔轻声说,“边界不是墙,是我们对祖辈的告别。”

我望着边界线思索许久。

的确,草原文明是流动的,它跨越国界、语言与制度,却总被边界框定。

但那风、那马、那歌,却从未被圈进栅栏。

归路笔记:草原,是一种人格

离开呼伦贝尔前夕,巴特尔送我到镇上的车站。

他没有多话,只是送我一个干牛肉包和一条深蓝哈达。

他说:“你是我家的朋友了。

以后风带你回来。”

我接过哈达,鼻尖泛酸。

车子启动时,我从窗中望着巴特尔骑马远去的背影。

他并未回头,但那匹马像知晓离别,在原地踱步良久。

我在笔记中写下:

“草原不是风景,是一种人格。

是说不出口的约定,是骑在马上的沉默,是在风里喊出自己名字后,听它慢慢飘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