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救命之举(2 / 3)
累得不行了,脚步一软,差点摔倒。
担架猛地一晃,我和大姐吓得惊呼出声。
大堂哥赶紧稳住担架,对那个小伙子说:“兄弟,你先歇会儿,我来顶一会儿。”说着,他调整了一下位置,接过了那个小伙子的担子。
就这样,他们四个人轮流替换,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
路边的庄稼在烈日的暴晒下都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树上的蝉鸣似乎也在为他们的艰难旅程而哀鸣。
我一边走一边看着担架上的娘,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我在心里不停地祈祷:“老天爷,你一定要保佑娘没事。”
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嗓子干得冒烟,嘴唇也干裂起皮。
这时,路边一位好心的大爷看到他们,连忙从家里端出一大盆凉水,招呼他们过去喝。
大堂哥他们感激不已,走到水盆边,用手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流下去,瞬间缓解了他们的干渴。
喝完水,他们来不及休息,又继续上路了。
终于,在历经了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他们看到了城里中心医院的大门。
大堂哥他们几个人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们加快脚步,抬着担架冲进了医院。
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看到他们的样子,立刻意识到情况紧急,迅速推来担架车,把我的娘接了过去,推进了急救室。
大堂哥他们几个人累得瘫倒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汗水还在不停地流淌。
我爹走到他们身边,满含热泪地说:“庆儿,还有各位兄弟,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大堂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虚弱地说:“三叔,别这么说,三婶就是我的亲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急救室外,我一家焦急地等待着。
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我紧紧地拉着大姐的手,眼睛一刻也不离开急救室的门。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急救室的门终于缓缓打开了。
医生走了出来,我一家立刻围了上去,焦急地询问:“医生,我娘怎么样了?”
医生摘下口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病人送来的还算及时,经过抢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再住院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大家喜极而泣。
我的娘在医院住了几天院,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康复。
出院那天,阳光格外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也在为这个家庭的重生而庆祝。
我一家回到村里,村里的乡亲们都纷纷前来探望。我的爹娘对每一位帮助过他们的人都感激不已,尤其是大堂哥王文庆,我一家更是铭记于心。
从那以后,我一家一直把的恩情记在心里。
逢年过节,我的爹娘都会带着我去二大爷家看望,送些自家种的粮食和蔬菜。我也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大堂哥的救命之恩。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始终以大堂哥为榜样,善良、热心、乐于助人。
每当村里有人遇到困难我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因为我知道,在自己一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周围的乡亲们,尤其是大堂哥,给予了我们帮助和温。
这份恩情,我永远都不能忘记。
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在外面闯荡出了一番事业。
我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大堂哥王文庆。此时的王文庆已经年过半百,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我紧紧地握住大堂哥的手,激动地说:“大堂哥,当年要不是你,就没有我娘,也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