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这是……好东西啊!(2 / 3)
备再次启程赴非。
他的行李箱里,夹层里藏着一本打印册,那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从错误开始》中文原稿。
这本书,记录了他多年来在非洲从事能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也记录了他对技术和人生的思考。
途经昆明转机时,他在机场偶遇了林小满。
她正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准备前往坦桑尼亚开展技术交流。
两人简短地交谈了几句。
林小满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定制的徽章,递给周建民。
徽章的图案很特别,一半是滇池充电站,一半是非洲工坊,两座建筑之间,用一条细细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跨越洲际的地图。
“老师说,弯路也是路,”林小满笑着说,“我们现在想试试,能不能把路连成网。”
周建民接过徽章,仔细地端详着,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好!你们好好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他目送着林小满和她的团队消失在登机口,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轻了许多。
几个月后,一部名为《无名者档案》的纪录片悄然上线。
这部纪录片,由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林晚秋策划和拍摄,记录了包括林小满、伊万的学生、挪威复刻团队在内的十二位基层创造者的日常。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创造者,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世界。
在拍摄最后一镜时,林晚秋问楚墨:“你会出现在片尾的名单里吗?”
楚墨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最好的纪念,是让人忘记英雄。”
成片发布当日,网站服务器被瞬间挤爆,无数的观众涌入网站,观看这部纪录片。
评论区里,一条最高赞的留言写道:“原来我们一直等的不是救世主,而是一群不肯停下手的人。”
深秋的傍晚,楚墨独自登上青藏高原。
他穿着一件厚厚的冲锋衣,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
在张立诚的科考站外,他停下了脚步,从行囊里掏出一些干柴,点燃了一堆篝火。
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他眼中深邃的光芒。
深秋的青藏高原,夜风如刀,狠狠刮在楚墨的脸上,像要刮去他身上最后一丝尘世的痕迹。
篝火噼啪作响,贪婪地吞噬着他手中那本写满“下一个五年”的笔记。
每一页投入火焰,都仿佛燃尽一段过往,一个时代。
“我不再需要证明什么了……”楚墨的声音低沉,像是叹息,又像是解脱。
火光映在他眼底,不再是锐利的锋芒,而是深邃的平静。
远处,科考站新搭建的监测站旁,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忙碌着,调试着复杂的程序,他们肆意的笑声穿透寒夜,带着蓬勃的生命力。
楚墨望着那群少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转身,朝着黑暗深处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他的脚步坚定,没有丝毫留恋。
黎明时分,张立诚从温暖的帐篷里钻出,开始清理营地。
在昨夜篝火燃烧过的灰烬中,他发现了一块烧焦的纸片,边缘被火焰舔舐得不成形状。
纸片上,残存着一行字迹,墨色早已模糊,依稀可辨:“……属于未来。”
张立诚笑了笑,将那块纸片小心翼翼地夹进随身携带的教材扉页。
那里,早已夹满了无数类似的碎片,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语言,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他喃喃自语:“这老家伙,又想搞什么鬼?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走了……”
火堆烧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