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技术,可以被查扣,但知识,却无法被禁锢(2 / 3)

加入书签

冻土层中的气泡、冰芯纹路,模拟数据存储逻辑。

他告诉孩子们,自然界本身就是最好的存储介质。

他们还制作了一套基于声波共振原理的“物理刻录装置”,可以将重要信息转化为低频震动,永久铭刻于深层冰体之中。

当有学生问:“张老师,如果我们刻在冰里的东西,以后没人来听怎么办?”

张立诚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雪山说道:“雪会记得,风会传下去。”

当晚,他们将星火计划的第一版架构图,以摩尔斯码形式刻入新钻取的冰芯,然后郑重其事地封存于地下三十米。

在黑暗而寒冷的冰层深处,这段被尘封的历史,将被永久保存。

总有一天,会有人找到它,倾听它,理解它。

雪会记得,风会传下去。

夜幕降临,楚墨正准备休息,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雷诺的名字。

楚墨心中一凛,接通了电话。

“楚先生,国家档案馆外围,出现可疑人员……”雷诺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雷诺的声音像冰碴子一样扎进楚墨的耳膜,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楚先生,国家档案馆外围,发现三批可疑车辆,车牌号已锁定,初步判断是境外势力。他们正在试图进入档案馆,疑似准备销毁更多关联资料。”

楚墨深吸一口气,压住胸腔内翻涌的怒火。

他盯着窗外被夜色吞噬的城市,雨水敲打着玻璃,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无数只无形的手在撕扯着他的神经。

“不要轻举妄动。”他低声命令道,声音里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冷静,“按原计划执行。”

他挂断电话,迅速拨通另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传来伊万略带沙哑的声音:“楚先生,这么晚打扰,有什么新指示?”

“伊万,我需要你的帮助。一批重要的…‘技术文化交流物资’,需要尽快运往新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走北极航线,越快越好。”楚墨的声音平静而快速,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伊万心领神会,没有多问。

“没问题,楚先生。我们的人已经在港口待命,随时可以起航。祝您好运。”

货单很快发了过去,上面清一色地列着“废旧教学仪器”。

但在那些锈迹斑斑的金属外壳下,隐藏着的,是所有核心备份的微型固态存储器,那都是星火计划的种子,是他们留下的火种。

两个小时后,雷诺再次来电,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楚先生,消息来了。档案馆…突发‘电路故障’,整层楼…断电七十二小时。消防系统启动,淹了…不少东西。”

楚墨缓缓放下电话,走到落地窗前,看着雨幕中迷离闪烁的城市灯光。

他伸出手,感受着玻璃上冰冷的触感,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他轻声说道,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股撼动人心的力量:“你们可以关灯……”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而冰冷,“但关不掉,曾经亮过的光。”

他缓缓转身,拿起桌上的车钥匙,向门外走去。

雨夜,总能勾起人心底最深处的思绪。

楚墨站在落地窗前,任由冰冷的玻璃浸透掌心。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远比这淅淅沥沥的雨夜更让人窒息。

王振国,这个名字就像一根芒刺,扎在他的心头。

“国家科技创新治理研讨会”,多么冠冕堂皇的名头!

楚墨冷笑一声。

他仿佛能看到王振国那张道貌岸然的脸,以及隐藏在“安全”二字背后的权力欲望。

“《开源技术应用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多么熟悉的说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