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4章 光开(2 / 3)

加入书签

议:"

现在流行滑盖设计,但成本较高。

直板机更实用,我们可以在颜色和材质上做文章。

"

"

有道理!

"

明朗点头:"

做两个直板方案,一个滑盖方案。

颜色要鲜艳,橙色、蓝色这些年轻人喜欢的颜色都可以用。

"

另一边,许晚晴正在与供应链协调:"

王总,那批屏幕一定要在明天上午十点前送到,否则我们整个生产计划都会延误是的,价格可以再谈,但时间不能拖!

"

夜深了,但厂房里依然热闹非凡。

披萨和咖啡不断送来,大家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醒来继续工作。

明朗和许晚晴也全程参与,时而与设计组讨论外观细节,时而到硬件组查看调试进度。

第二天上午,当时钟指向十点时,第一批原材料准时送达。

与此同时,设计组也拿出了三款外观设计方案。

"

明总,这是我们通宵赶出来的方案!

"

设计师小杨眼睛布满血丝,但精神亢奋:"

方案一主打时尚感,采用镜面设计;方案二侧重实用性,边框更坚固;方案三走高端路线,采用金属材质。

"

明朗仔细审视着三个方案,最终指向方案一:"

这个最符合我们的市场定位。

但镜面容易留指纹,需要做防指纹处理。

另外,边框要加点弧度,握感更舒适。

"

"

明白,我们马上修改!

"

中午时分,修改后的设计图出来了。

同时,硬件组也成功点亮了第一块主板。

"

明总,来看!

"

李鹏兴奋地喊道,"

主板运行正常,基本功能全部测试通过!

"

屏幕上,联科平台的标准测试界面正在运行。

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意味着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明朗长舒一口气,拍了拍李鹏飞的肩膀:"

干得漂亮!

接下来就是批量调试和整机组装了。

"

下午,生产线开始试运行。

从深圳派来的联科工程师也赶到现场,加入了技术团队。

两岸工程师携手合作,快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高艺文从深圳打来电话:"

明总,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渠道商,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需要看到真机才能决定是否合作。

"

"

真机明天就能出来!

"

明朗回答:"

你继续拓展渠道,同时注意收集市场反馈。

"

第三天,第一批试产手机下线了。

明朗拿起一部真机,仔细端详:光滑的镜面外壳,恰到好处的弧度,鲜艳的橙色后背,整体看起来确实比山寨机高档很多。

"

测试结果怎么样?"

他问质量检测团队。

"

基本功能正常,但有一些小问题,少数屏幕有亮点,外壳拼接处有轻微缝隙"

"

立即排查原因!

"

明朗下令:"

屏幕问题加强检测,外壳模具需要调整。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距离光棍节只剩两天了。

团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每个人都在负荷运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