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3章 联科陈志豪(2 / 3)
移回手机销售,加上陈小雨线上销售没问题的!
线下虽然可能来不及大规模宣传,但至少要先搭起来。
"
许晚晴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
小明,这个计划太冒险了。
质量把控需要时间,生产线调整需要时间,就连最简单的包装设计也需要时间。
"
"
我明白!
"
明朗叹了口气:"
但有时候市场机会就是这样,转瞬即逝。
我们不是要做完美产品,而是要先抓住市场窗口。
质量可以逐步改进,但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
他看着窗外的云海,继续说道:"
黄书记的军令状不是开玩笑的。
光科技必须快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不仅是我们,连联合化工都可能受到牵连。
"
许晚晴不再反驳,她明白明朗身上的压力。
从化工转型到手机制造,这个跨越太大了,如果不能快见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明朗和许晚晴准时出现在联科总部大楼前台。
"
您好,我们有预约,与芯片业务部的陈总经理见面。
"
许晚晴用流利的英语对前台小姐说。
"
请稍等!
"
前台小姐查询后微笑道,"
陈总正在开会,请你们到三号会议室稍等片刻,他马上就到。
"
会议室内,明朗仔细观察着墙上的产品介绍图。
"
看来联科确实在全力推进turnkey方案,这对我们是好事。
"
许晚晴点头:"
是的,他们希望尽可能多的手机厂商使用他们的平台,这样就能形成生态效应,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合作伙伴也会有一定要求。
"
十分钟后,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位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快步走进来。
"
明总,许总,抱歉让你们久等了,我是陈志豪,负责联科芯片业务的大陆市场。
"
双方交换名片后,陈志豪直入主题:"
我看过你们来的资料,光科技是江州的手机公司?只知道珠三角在生产手机,我还不知道内地也开始生产手机了?"
明朗微笑回应:"
陈总,光科技是新成立的,我们刚刚获得了国家颁的手机生产牌照,是大陆第"
"
第67家获牌企业,"
陈志豪接话道,"
我知道。
你们计划使用我们的哪套解决方案?"
许晚晴接过话茬:"
我们初步计划采用贵公司的t6253平台,但需要完整的turnkey方案,包括主板设计参考、软件适配支持和必要的技术培训。
"
陈志豪点点头:"
t6253确实是我们目前最成熟的25g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功耗控制得也不错。
但你们预计的批订单量是多少?"
明朗和许晚晴交换了一个眼神,许晚晴谨慎地回答:"
第一批我们希望先下5万套的订单,但如果市场反应好,三个月内可以增加到2o万套。
"
陈志豪若有所思:"
5万套说实话,这个量不算大。
波导、tcl这些厂商的单次订单都是5o万套起订的。
"
明朗身体前倾,语气坚定:"
陈总,量确实不算大,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