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宇宙诞生那些事儿(2 / 3)

加入书签

 而在大众和学术层面接受度最高的,还是要当属大爆炸假说。

    在顾维穿越之前。

    从天文观测上,人们可以把宇宙的历史最早还原到原初核合成时期,大约是宇宙诞生后3分钟。

    而在理论上,目前的理论研究可以把宇宙的历史追溯到暴胀时期,也就是宇宙诞生后约10^-30秒——这是现代宇宙学理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个宇宙学事件,或者说最早的一段时期。

    在暴胀时期刚开始的时候,宇宙的尺度非常小。

    此时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场,称为暴胀场.这个场具有非常大的真空能,可以推动宇宙发生剧烈的指数膨胀。

    通过现在的天文观测结果基本可以确定,在暴胀时期,宇宙的尺度至少膨胀了大约10^25倍。

    在暴胀结束之后,宇宙中物质的能量几乎全部储存在了暴胀场里头,这时候宇宙的温度变得非常高。

    等到10^-10秒的时候,温度略微下降,正反物质不对称和电弱对称性破缺出现了——好比是咕嘟咕嘟的火锅,温度降下来以后花椒啥的开始沉底,牛油在上层出现了冻结。

    也就是物质开始分层。

    接着在0.0001秒的时候。

    温度降低至100MeV数量级,夸克开始夸克强子化,第一秒时中微子退耦。

    第三秒,原初核合成——目前几乎所有天文机构都计算过原初核合成中形成的轻元素(比如氘、氦-4)的丰度,也就是它们在宇宙中的占比,并通过天文观测来对计算值进行检验。

    绝大多数测量结果与大爆炸理论的计算值符合得相当好,这也被视为了大爆炸理论的核心证据之一。

    物理学就是这样,哪怕是假说的推导都需要完成复杂的计算和校验,涉及到的量级动不动就是十的十几次方。

    所以当你有了一定相关了解之后,就会发现那种写了五百个字就号称推翻相对论的民科到底有多扯

    视线回归现实。

    “10^-30秒.”槿静静听完了顾维的介绍,忍不住掀了掀眉毛:“说实话,对于一个行星文明层次的天体物理界来说,能精确到这个量级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对于追求宇宙真相而言,这个精度依旧远远不够。”

    说着,槿面前的图像再次随之一变:“根据星海文明汇总到的各类线索,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宇宙的诞生确实与一场爆炸有关。”

    “不过这场爆炸并非你想象的那类奇点爆裂,而是源自高塔空间的一次意外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