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抵达奥罗拉迷径带(5 / 6)

加入书签

不多就是每秒3700多公里,这种速度已经突破了常规自然天体的运动极限,至少在太阳系内的天体是如此:

    太阳系内天体速度通常低于100公里/秒,没有外力加速基本上不可能达到0.0124倍光速。

    那些小行星威力之所以巨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质量——像造成恐龙灭绝的陨石质量差不多就有2万亿吨。

    不考虑空中剧烈解体的话。

    它落在地球上至少能形成数百公里的陨石坑,冲击波直接将半径几千公里的内的所有建筑瞬间夷为平地,同时抛射物再入大气层引发全球性火灾,地表温度短时甚至可能突破上千度。

    它的实际威力应该接近白垩纪末的大灭绝事件,也就是5.5亿颗广岛原子弹的量级。

    当然了。

    作为一名严谨型学者,顾维对于后者其实是存疑的。

    理由很简单。

    毕竟他没亲眼见过广岛原子弹的爆炸,所以建议再来一次,最好当量再大一点的那种。

    而这种足以引发地球毁灭的冲击,居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护盾化解了。

    不远处的主控台上,代表自发退相干场的总功率甚至都没跳动一下。

    这场景让顾维想到了自己穿越前看过的某段视频,某台风登陆魔都时外滩空无一人,一位体重两百多斤的记者在风雨中闲庭信步,狂风吹不动他分毫

    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顾维一次又一次目睹了类似的画面:

    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朝扑棱扑棱号撞来,被飞船的防御系统尽数摧毁成渣。

    当然了。

    也有少部分比较特殊的物体能够穿过护盾,在飞船外壳上烧灼出几道焦痕,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真正让飞船产生些许危机感的还是一些更微观的物理现象。

    比如说顾维就见到过一团凝胶状的暗红色物质,它能直接穿过护盾,像活物般附着在船体表面。

    附着期间先是将接触区的温度拉升到了四亿多度,又在万分之一秒内骤降至零下200,瞬间突破了船体涂层,同时物质内部携带着的某种特性还将船体的金属原子从有序排列坍缩了成混乱的非晶态。

    如果不是槿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应对方案。

    扑棱扑棱号倒是不至于出现船毁人亡的惨剧,但顾维估摸着就得找槿打补丁了——那个位置就在他的屁股正下方

    但凡槿的反应慢上一秒,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