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界的真相!(4 / 6)

加入书签

实话,在六大学院乃至星海的高校中都不算少见——毕竟这年头研究创世参数是个热门课题,很多学校都把人造黑洞作为了学生福利直接发放下去。”

    “但问题是黑洞多归多,它的事件视界普通不大——一流高校普通学生能分到手的黑洞也就两三毫米,顶尖学府的差不多接近一厘米,六大基本上在一到两个橘子之间。”

    “哪怕是六大的精英学生,也就几个人分个半米的黑洞作为课题到头了。”

    顾维闻言,眼中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惊叹。

    黑洞尺寸。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因为黑洞和很多顾维写书时的非酋读者一样是黑漆漆不发光的,所以没办法直接观测到其边缘。

    因此天文学中描述的黑洞直径通常是指其所控制区域的直径,也称为事件视界,当物质落入事件视界后就无法逃脱,又或者可以通过史瓦西半径公式计算得到。

    同时在顾维穿越之前。

    人造黑洞也是一个相当有热度或者说有幻想色彩的话题。

    在人类已经拥有的技术里,最适合制造黑洞的是核爆泵浦伽马射线激光。

    历史上。

    人类为制造热核武器开发利用了聚焦X射线的机制,并为反导任务考虑了核爆泵浦伽马射线激光。

    冷战时期的全球核武库全部投入该任务,理论上可以产生一个四微米左右的黑洞。

    另外如果用强X光照射碘剥夺电子,也可以产生类似的电化学现象。

    更重要的是.

    别看槿提到的这些黑洞尺寸不大,实际上它们的吞噬能力非常强悍。

    举个例子。

    顾维穿越前还有一个很有热度的话题。

    就是在冥王星被开除行星籍后,太阳系内是否存在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因为根据现有天体的轨迹研究来看。

    从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到2004年发现的VN112、2007的TG422、2010的GB174、2012的VP113、以及2013年发现的RFS98这六颗体积接近冥王星的大天体,它们在近日点附近有聚拢趋势。

    同时在2024年4四月的时候。

    康斯坦丁·博格金发现了一组跨海王星天体,这些天体的轨迹同样有些异常。

    因此单纯从轨迹上来说。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