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顾维的新装备(2 / 3)

加入书签

换一副全新骨架,甚至可以按需求搞成光污染的版本,但你能接受这种改造吗?”

    顾维当即一愣,沉思片刻后缓缓摇了摇头。

    槿所说的原理倒是不难理解。

    只要在拉格朗日方程引入惯性力的情况下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就可以计算出任意质点所受主动力的矢量和以及所受约束力的矢量和,同时又因为科氏力不做功不用考虑其势能项,就可以直接得出一个将惯性力看作是主动力的约束。

    这个约束再配合科里奥利效应,就可以在理论上做出一个平衡重力的设想模型。(注:这个联络里的克氏符我以不构成张量来计算,如果称作张量那就要强调不同的坐标系了,我没试过不同坐标系符不符合Weyl-Schouten定理哈,勿喷,另外公式省略,已经收着写了,不然怕新朋友顶不住)

    只不过原理是一回事,技术具现则是另一回事——地球上的科技水平显然做不到实物这个层次。

    不过这玩意儿虽然看起来很精妙,但正如槿所说,把这种东西植入体内....尤其是心脏部位,至少在目前顾维还是有点抗拒的——从槿使用的【行星生命】来看,这种观念多半在行星层次相当普遍。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赛博风或者机械飞升的......

    “你瞧,我说的没错吧,”槿用一脸‘我早就知道’表情耸了耸肩,继续说道:“如果不采用那种一劳永逸的方法,就只能上一些比较原始的手段了,比如说这玩意儿。”

    说着槿朝顾维丢来了一个小袋子,袋子的材质摸起来柔软而又坚韧,顾维用能动的右手往袋子里倒腾了几下,很快取出来了一件银色的背心。

    不,这件衣服的尺寸似乎比背心要更小一点,肋部两侧是空着的,与其说是背心,不如说更像是顾维小时候用过的....

    背背佳?

    “这是早期款式的等效重力服,我按照你的体型简单改造过,”看着打量装备的顾维,槿解释道:“和阿多拉司模组原理不同,它不会直接制造出重力对冲,而是以某种环形结构生成离心力来等效重力,学术上叫做非线性反曲牵引力——如果你来的地球文明没走错路的话,大概在五八十年后就会从空间站的旋转结构初步触及这个领域了。”

    “比起阿多拉司模组,这种等效重力服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短板,比如说超过30%面积破损就会彻底失效,比如它过些周期就要更换一次,又比如它能承载的重力最多只能是地球32倍——你是天文学家,应该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

    顾维再次点了点头。

    重力这个概念与天体的质量和半径都有关系,以太阳系为例,火星大概是地球的37%,金星重力和地球差不多,木星大概是地球的两倍多,太阳则是28倍以上。

    32倍这个数字在行星中倒是相当够用,但以星海文明的科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