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茅岭村之秘2(1 / 2)
根据村历记载,当时出动的男丁足有一百多号,都是年纪在二十到三十的青壮年。
大家挖开坟之后,便现了一座黑棺,棺材里躺着一个男人,他通体赤裸,只在下身穿有藤枝树叶制成的裙裤。
那人并没有死,他还活着。
他醒来之后,周身便散着彩色的光芒,宛若天神下凡。
他很礼貌,没有伤害大家,反而跟大家聊天。
他说的不是方言,而是官话。
一开始大家听不明白他的话,后来才慢慢懂他的意思。
他问大家这里是什么年岁,得知是嘉庆年间,那男人也显得颇为惊讶。
后来他便从棺中出来。
大家问他是谁,他便说自己是大山的孩子。
自此以后,茅岭村的人便称他为山神。
山神跟茅岭村的村民短暂地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住在村里,教给村民挖水渠,教村民先进的狩猎方法,也教给村民如何开垦种植。
因为山神的到来,茅岭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
许多年过去了,当时见到山神的人逐渐老去,而山神却保持着原来的相貌,完全不曾变更。
人们更加确认他便是无所不能的神只。
后来有一天,不知何故,山神说不能再继续跟村民们生活在一起。
他说他带来的东西,可能会改变什么格局,会影响历史进程。
他突然就神隐了。
村民们找寻多时,都没能现他的踪影。
那座孤坟倒是还在,运气好的时候能看到它。
但人们再挖掘开来,里面却空空如也,再也没有山神的影子。
后来,为了纪念他,大家就在村中建立了山神祠,用于供奉祭祀山神。
山神祠最开始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在后续的年间,有过多次翻新建设。
山神崇拜,被写在了茅岭村人的骨子里,世代流传。
也许是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慢慢的,山神的事情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村民们固然信重山神,却已不认为那神只会再度出现在众人眼前。
适逢兵荒马乱的年月,有其他异姓人,逃难来到茅岭村。
那时候的茅岭村,还不像现在这般排外。
大家是好客的。
只因地方实在偏远,来人甚少,又被大山阻挡,出入困难,所以略显封闭。
村里人接纳了周姓与孙姓的外姓人。
但是很快,茅岭村的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两姓的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毕竟走南闯北,见识比深山里的村民要广,脑子也更活泛。
周姓人有钱,有金银财帛,穿的衣服也相当精致。
他们出手阔绰,脑子灵光,来了没多久就把茅岭村的闭塞格局打开,鼓吹村民们做生意。
而孙姓人有不少逃兵,他们虽不似周姓人灵活,但人都较为强壮,还有一些会武的。
他们来的这些年间,原本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何姓人反倒遭了排挤,活的不如其他两姓好。
周姓开始势大,他们建大房子,雇佣孙姓人为他们工作。
有钱之后,他们还想插手村务。
周姓人,也准备建立自己的姓氏祠堂。
这可是大忌。
如果祠堂真的建起来,以后周姓就不会再依附何姓,那茅岭村就是周姓人说的算了。
当时何姓的村长与长老私下一合计,觉得不行。
为了何姓的未来,一定要想办法打压风头正劲的周、孙两个姓氏,把茅岭村的权利,紧紧握在何姓人手里。
后来便有人想了一个主意——既然山神是茅岭村长久以来的信仰,不如就用山神做做文章,让他们见识到山神的厉害,也真正地信奉山神,畏惧山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