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客与青铜谶(1 / 5)

加入书签

    江南三月,烟雨裹着寒意。江寒与顾晚晴刚在苏州城外安置好一批因观星阁余孽作乱而流离的百姓,就遇上了桩怪事——三日内,苏州府接连有七位江湖客无故失魂,或痴坐不语,或疯癫乱语,口中反复念叨“苦海”“春秋”“巨像”三词。

    顾晚晴为其中一位失魂的丐帮长老诊脉,指尖触到对方腕间时,竟觉一股阴寒之气顺着脉门往上窜,若不是她及时以“清心诀”相抗,险些心神失守。“这不是寻常的中毒或邪术,”她擦去额角细汗,看向江寒,“倒像是……执念被人强行抽走,困在了某处。”

    江寒则在长老随身的行囊里,发现了半片青铜残片。残片上刻着模糊的纹路:一侧是座盘腿而坐的巨像,另一侧是“春秋”二字,最边缘还刻着一行细如蚊足的小字——“三月初七,春秋馆开,入者渡苦海,出者掌乾坤”。

    “春秋馆。”江寒捻着青铜片,眉峰微蹙。这名字在江湖中只存在于传说,有人说它是收藏天下秘闻的书斋,有人说它是操控时局的暗桩,却从没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如今这残片与失魂案纠缠在一起,显然是有人故意引他们入局。

    顾晚晴将残片凑到灯前,忽然发现纹路缝隙里藏着极淡的荧光:“是‘引魂粉’,顺着这气息,或许能找到春秋馆的方向。”

    荧光一路向西,引着两人来到太湖中的一座孤山。山脚下没有路,只有一片被湖水浸泡的芦苇荡,荡中央立着一块丈高的石碑,碑上刻着“春秋”二字,笔锋凌厉,似藏剑势。

    “此处气场不对。”江寒按住腰间“清尘”剑,能清晰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里缠着若有若无的丝线,像是有人布下了无形的阵法。顾晚晴从怀中取出一枚罗盘,指针却不是左右乱转,而是死死指向石碑后方——那里明明只有芦苇,没有通路。

    “是‘障眼法’,以天地气机为引,藏了馆门。”顾晚晴指尖凝起一缕内力,轻轻点在石碑“春”字的竖笔上。只听“咔”的一声轻响,芦苇荡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路的尽头,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楼阁,匾额上“春秋馆”三个大字,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两人刚踏入楼阁,身后的路就瞬间消失,只剩一片漆黑的湖水。楼阁内没有烛火,却处处透着微光,光来自墙壁上的浮雕——从夏商周的鼎彝,到秦汉的兵戈,再到唐宋的诗文,竟像是一部刻在墙上的通史。

    “江兄,顾姑娘,别来无恙。”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暗处传来,只见一位身着青衫、手持羽扇的男子缓步走出,面容俊雅,眼神却深不见底。

    “温春秋?”江寒瞳孔微缩。此人正是春秋馆的馆主,江湖中传言他活了近百年,却始终保持着中年模样,没人知道他的底细。

    温春秋笑了笑,羽扇轻摇:“二位既来,便是有缘。馆中近日得了一尊‘菩提巨像’,传言能渡人脱离苦海,只是……这苦海需亲自闯一闯,方能见真章。”他抬手一挥,墙壁上的浮雕忽然转动,露出一道暗门,“失魂的七位江湖客,都在巨像所在的‘苦海殿’里。二位若想救他们,便请进吧。”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