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在静江府(2 / 2)

加入书签

姜元直便凑上来解释。

原来这大明朝的土地买卖,主要分为基础地价和统合地价两种。

基础地价,就是说这个块地被开出来前,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

也就是所谓的荒地价,是跟面积一样不会变的。

一般这个价格都很低,但问就是:虽然低,但没有。

因为按照目前大明的人口密度来看,没开过的地基本不存在了。

连山沟沟里都能给你种上菌子和山参,什么叫寸土寸金啊!

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用的统合地价。

也就是把土地上的作物、建筑甚至动物,等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算进去。

但这个价格肯定是比基础地价高的,而且正常情况下还是高非常非常多。

就像无所不买,无所不卖的牙行所说:我们卖的不是地,使用这块地的资格。

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土地本身,而是你能在这块地上创造的财富。

而这就延伸出了一个问题。

用基础地价买下那些开建设了多年的地,这差价

基本上可以说是白女票了。

靖江王如今就是在干这种事,他已经用基础地价买下了静江府周边过三成的土地,省下来的钱都能在帝京造几十座王府了。

这些土地的原主人当然不是自愿卖的,而是被逼这样说好像也不是很准确。

因为靖江王没有逼迫任何一个人,他只是骗人。

他忽悠那些普通民人跑到明属白象去建立新家园,关键是配合着帝京的宣传和吹嘘,还真有不老少当地的大明百姓相信了!

然后他就用基础地价买走了人家的地,美其名曰:你们都要背井离乡啦,还念着这些地干嘛?本王出些钱帮你们收了,你们到了白象也能多一笔安家费不是?

而且这厮还知道卖人情,说什么:“若是祖庙祖坟在这边的,也没事,你们付一笔小钱,本王安排人替你们照看着,也不会动那一草一木就是了。”

“以后有了空闲,也可以回来祭扫嘛,本王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啦”

“不用感谢本王,要谢也是谢圣上啊!”

总之,好赖话都让他给说了,真是天生的演技派。

当然,大明百姓也不是笨的,他们肯定知道靖江王府的出价太低太低了。

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人家终究还是王爷啊,愿意出钱都不错了,所以没有几个人愿意争辩。

毕竟某种程度上靖江王也没说错,他们都要背井离乡了,老家的地还真没啥用。

既然人家说了会照看祖坟,他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一个个的都认了。

如此种种,看似好像是皆大欢喜,实际上问题可大了去了。

先,静江已经有太多地变成了靖江王府的,人口外流严重,已经影响赋税了。

其次,靖江王那厮拿了地也不开,真的就扔给大自然了,怪不得说损人不利己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天降系环保大使、感动大明n大人物之一。

最后,朱心沂对此十分警惕,她认为绝不可放任事态展下去。

靖江王的所作所为,必须得到遏制!

于是乎,徐子宁的专机就降落在了这里,被动接下了临时加班的活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