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百日阁老二十六(3 / 5)
题本上的票拟扯下来,扔进火炉,然后把题本扔到一边。
看谢迁不吭声了,催促道“谢阁老讲啥?”
李东阳起身就走,谢迁也站起身“郑阁老莫忘了,如今你也是辅臣。
再者,也是身兼文武两职。
不讲偏颇,总要左右相济对不对?”
也不等郑直开口,拱拱手“俺们下午再来。”
讲完走了出去。
郑直冷笑。
人无欲则刚,他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况且如今已经快到腊月,伤口也不容易感染,不怕。
当然,最重要的是,郑直被烧的伤只是看上去很严重,其实大梁砸下来的时候,他已经躲开了大部分。
之所以如此狼狈,不过是郑直为了博同情,趁势跑了出来,否则他不是白冒险了。
既然两个国贼还想耗下去,那就看谁丢人。
更何况郑直还有底牌,孙汉人活着,哪怕没有证据,英国公和保国公……遭了,十三姐……这这这,天意如此。
昨夜皇宫大火一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有过多次经验的边璋得到消息就先来到喜鹊胡同,找到了准备给郑直送饭,顺便打探消息的朱千户。
“封门?”
朱千户低声问“俺家十七爷……”
“没有。”
边璋立刻道“俺这就去扫听,给大郎讲这些就是怕惊扰到师弟后院。”
朱千户点点头“让三郎跟着边庶常一起去,他腿脚快。”
边璋自然不会和朱千户计较那么多,立刻答应,带上急匆匆被喊过来的朱总旗转身就走。
待到了翰林院,准确的消息已经有了。
郑阁老被骗蹈火救驾,虽然性命无忧,却受了伤,如今在文渊阁养伤。
边璋的心都揪了起来,无它,这事不对。
郑直受了伤,不上本回家治伤,反而留在文渊阁是啥意思?
郑直的异常举动很快也被有心人留意到,于是各种谣言冒了出来。
“郑阁老快咽气了……”
“浑身烧的就剩下一张嘴了……”
“那张嘴还冒火星……”
不等边璋分辨真假,外边传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消息。
天一亮,街面上一家名为‘逸闻斋’的小报,刊登了关于定国公府侵占直隶军田、退耕皇庄的消息。
报纸上,还附带了各种详细账目。
继而又有消息传出,昨日敲登闻鼓的人乃是在都察院的观政进士孙汉。
关于定国公侵占军田、皇庄的证据就是他们一行五人跟着清军御史卜周在直隶搜集的。
而就在回京路上,一行六人遭到了截杀,只有孙汉跑了回来告警。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截杀朝廷御史,还是在直隶,这简直是践踏朝廷威严。
有聪明人很快察觉不对,先不讲那家小报捅出来的详细音耗令人生疑,单单昨夜奉天殿这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就不简单。
虽然奉天殿位于外朝,可同样有大量的中官。
而定国公府若没有中官协助,咋可能侵吞皇庄?
边璋晓得孙汉和郑直的关系,大概懂了,郑直不是救弘治帝,而是想要救孙汉。
不过这是他的猜测,绝不敢讲给任何人。
只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都察院的兴趣,早朝时,根本无人提及。
众人的兴趣反而是纷纷向弘治帝谏言,彻查奉天殿失火。
当然还有一群官员谏言奉天殿大火是上天的警示,请陛下广纳群臣意见,清退斜升官等。
这自然不是都察院认怂了,而是事突然,都察院到如今都还没有见到孙汉本人,实在无从下嘴。
只好依据道听途说的,先咬准了调查奉天殿失火,为日后做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