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争夺公论二十二(2 / 4)
过是猎物,至于刘花卉二人不过玩物。
对于顶簪,毕竟是太太跟前唯一信重之人,他总是要给体面的,哪怕对方没有跟着太太走到最后。
第二日一早,在顶簪伺候下,郑直洗漱后,穿戴整齐来到前院。
不多时,郑宽,郑傲,郑修,郑健,郑伟,郑墨先后来了。
郑墨昨夜也是一夜未眠,情绪不高。
很显然那些人要对付的是十七叔,他如今唯一的依仗。
有了廉台堡这一遭,郑墨懂,倘若能够在这件事上有所建树,那么十七叔对他会更加看重的。
故而昨夜郑墨回去就和手底下的一群文痞琢磨办法反击。
经过一夜的集思广益,办法没想出来,他却察觉之前想的简单了。
关于郑家的消息已经扩散,就算查到源头,也无济于事了。
而郑直显然懂这一点,却依旧让他做了,这让郑墨有些沮丧。
众人一同进了二门,来到老太太的院外,却被贺嬷嬷拦住了“老太太讲她今个儿要清修,二爷不必耽搁,启程便是。”
郑修面红耳赤,却还是固执的在院外磕头后,才起身离开。
郑傲,郑健,郑伟,郑墨三人不明所以,也不敢吭声,跟了出去。
郑直虽然问心无愧,却还是将真定的几间铺子送给了郑修。
只是这事弄的他也里外不是人,因此依旧没有再送对方出城。
向郑宽行礼之后,快步离开。
郑直昨夜虽然没想到万全之策,却想到了应对之法,学陈九川。
当初郑直相比对方,可谓优势占尽,却不得不屈从选择走宣府,就是因为那头倔驴豁的出去撕破脸。
既然郑直没有好的法子,那么不妨学学。
毕竟被那帮杀才欺负这么久,他一直装孬种,也受够了。
有了这个想法,回头再看,郑直突然现他的格局太小了。
之前总想着各方讨好,能不得罪尽量不得罪,非要得罪,也是尽可能少得罪。
就这还想着从各方捞好处,这种想法真的要不得。
他能有今日,就是弘治帝捧着,没有弘治帝,不用内阁出手就会冒出一群人把他撕碎了;没有弘治帝,焦芳乃至如今的张元桢也不会对他多看一眼;没有弘治帝,他啥也不是。
因此,哪怕弘治帝明个儿就死,郑直今个儿也要旗帜鲜明的完成使命。
否则,他毫不怀疑,一定死在弘治帝前边。
做官真的不是行商,容不得左右逢源,瞻前顾后,脚踏几条船。
当然,不同于之前郑直无理搅三分,他这次要稳扎稳打,要博得所有人同情,要让人晓得,他不是疯狗。
故而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有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趁势而为。
不管郑直愿不愿意,关于郑家内宅的风言风语都成了目下他最理想的难理由。
至于时机,原本郑直以为这个时机是今日和一众同僚吵架时出现,却不想他错了。
“廷鉴的文章写的很好。”
郑直早课回来后,就把早上张文宪拿给他的《论文臣领兵优劣论》还给了对方。
这是他八月节前让张文宪写的文章,准备应付弘治帝那个疯子的,刚刚早课时他站在角落把整篇文章读了几遍。
这篇文章中规中矩随大流,没有优点,却绝不会让人挑出错,这也是当时郑直要求的。
若是之前他一定觉得文章很好,可如今不同了。
郑直要改弦易辙,旗帜鲜明的冲锋“今个儿下值之后若是得空,俺们小酌几杯。”
张文宪却不懂人心险恶,受宠若惊的赶忙答应下来。
于是下值之后,他跟着郑直直接坐车来到了望凤楼。
原本张文宪以为这真的是二人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