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1章 过河十(4 / 5)

加入书签

得!

崔志端走进奉天殿,弘治帝立刻让陈宽将其搀扶到近前。

按理讲人臣不可上御阶,可崔志端还有道门身份,因此才能走到御前。

“如何?”

弘治帝拿起御案上的几张纸,上边是平阳卫和真定卫武职选薄。

“璞玉浑金。”

崔志端躬身道“若有能工巧匠,必然是美玉无瑕。

若是不得其法,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那朕是巧匠还是愚工?”

弘治帝笑着问。

“臣不知。”

崔志端并没有选择任何一个答案“陛下是起了爱才之心?”

“再看看吧。”

弘治帝不置可否。

讲实话,他选择郑直的唯一理由是对方合适他的需要。

弘治帝需要一个武臣,在文臣的主场将文臣打败。

可这次会试,成果远远出了弘治帝的预料。

郑直不但达到了弘治帝心里给对方定下的目标下限,还突破了目标上限,拿到了会员。

因此原本打算适可而止的他决定继续,状元又有啥了不起的,不过是每三年一个。

文臣也好武臣也罢,先是臣。

只是如今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和内阁的意气之争,而是朝政。

尽管文臣一再吹捧,他治下的大明是盛世。

可有哪朝哪代的盛世,会让鞑靼如同在自家花园散步一般随意进出劫掠?

他多次深入民间,对如今文恬武嬉了解的不多却也不少。

面对达延汗的屡屡挑衅,文臣如史琳,陈寿者,武臣如保国公朱晖者全都不堪一用。

更不要讲内阁诸公,还有看门狗英国公,成国公等勋贵。

为此,去年他甚至动过亲征的念头。

怎么办?该如何让他有脸下去后无愧于列祖列宗?只有变强,可历来要想图强,只有变法。

怎么变?显然,文臣带不出强军;如今的勋贵只适合做看门狗;而阉人带军,有了曹化淳的前例,也未必多么可靠。

于是弘治帝有心想要从文臣手里收回兵权。

可是太难了,就连往日间与他一同面对内阁的兵部尚书刘大厦等人也不赞同。

而一旦让群臣知晓他的真实意图,武臣勋贵一定置身事外,文臣一定群起攻之。

这时,一个披着文臣外衣的武臣,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把水搅浑。

更何况这个武臣还能撬动相当多的文臣。

会员?两位主考,十四位同考,郑直竟然能够花招尽出,拿下至少九位。

不管他是凭借一己之力,还是借助他人,都成了弘治帝刺向文臣的那把匕不二人选。

“听人讲,订的是东瓯郡王六世孙?”

弘治帝待崔志端告退后,扭头问御阶之下的杨鹏。

“是。”

杨鹏躬身道“原本打算年后就成亲,可是因为会试,推迟了。”

郑直到底要娶汤家女还是曹家女,除了个别人外,就连郑家一般人都不晓得。

这事杨鹏已经向弘治帝禀报了,对方今日明知故问,显然已经为郑直做出了选择。

“让内官监在喜鹊胡同寻处院子,大一些,东瓯郡王的后人总该有体面。”

弘治帝看着武职选薄,抬头问“郑家还有一个锦衣卫千户的世职,为何没有人袭职?”

“郑家嫡支,二房绝嗣,只有五房。

五房长子郑虎目下为保定游击将军,大宁都司都指挥使;次子郑虤目下为道录司右至灵,在林济州监造皇观;第三子和第四子早逝。

郑勋卫是第五子。

至于其他人,都是庶子和旁支。”

杨鹏立刻报出郑家目前的情形。

“在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