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4章 枪挑真定府二十八(2 / 5)
你寻一门好亲。”
尉氏见此转移话题“我也听人讲你最近在忙正事,这很好,不过专心做事也不能丢下功课。
我家吃不读书的亏太多了。”
郑直应了一声。
“我准备让你大哥最近去平阳老家一趟。”
尉氏继续道“你曾祖母,高祖母的坟茔都要重修,马虎不得。”
“孙儿已经准备了两千两银子修坟,另外还有六百两是给本家准备的礼物。”
郑直赶紧道“就是不晓得够不够,还没来得及禀告祖母。”
这当然是胡说八道,郑福这一支自从当年曾祖负粮边塞之后,其实就和平阳老家没了联系。
算下来,到他也就是五服边缘。
当初郑虎在大同赞画,郑直去汾州参加法会,都从没有想过去瞅瞅。
“这么多,东门号为难吗?”
尉氏也不做作“我拿一千两。”
“不不不。”
郑直赶紧道“东门号如今是六婶在管,俺最近和人在张罗一些买卖,周转的开。
其实,俺还准备了另外一笔银子,打算将外曾祖的坟茔也修缮一下。”
尉氏出身蒲州守御千户所千户之家,此千户所名义上属于潼关卫管辖,却并不听命于潼关卫,而是直属中军都督府,这是皇明大小相制的规矩。
据郑直所知,自从宪宗末年郑富一家被降职六级后,祖母就和外曾祖家断了联系。
待获赦免之后回来才得知,外曾祖父、母已经故去,家中只有一位不成器的庶出舅祖。
自此以后,也就很少联系。
尉氏沉默片刻“三房的事你晓得了?”
郑直精神一凛,酒劲一下子醒了,不由暗骂自个糊涂。
他和郑佰有矛盾,这并不难了解到。
偏偏郑佰出事的时候他不在;偏偏大伯郑富给的那个理由太过匪夷所思;偏偏祖母认定他的脑子不笨,最起码比大伯有脑子。
如今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这个时候对祖母大献殷勤,简直是不打自招。
关键他真的冤枉啊,他啥都没做,不,是他要做的还没有来得及做“晓得了。”
“是不是你做的?”
尉氏果然怀疑郑直,甚至事情生后问郑富的那一句,就是冲着郑直去的。
她能够容忍兄弟阋于墙,毕竟院子里永远养不出猛兽,可是却不能容忍骨肉相残。
“不是。”
郑直直接跪下“祖母明鉴,俺确实对十六哥多有不满,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对不起六叔的事。”
“是没来得及做,还是没想着做?”
尉氏眼里却不揉沙子。
“……”
郑直沉默片刻“没来得及。”
“这么讲,过几日,藁城那边该有什么动静传过来了?”
尉氏冷着脸看着郑直。
郑直无语,祖母这套话的本事太厉害了,心思太通透了“不是,俺这几日确实没有顾上,因为现了家父留下的一些东西。”
讲完从怀里拿出一卷泛黄的纸,放到了尉氏面前。
尉氏坐镇廉台堡十多年,郑实这个铁匣子的事,迟早会晓得的。
尉氏拿起来看了看,不动声色道“哪来的?”
“那日廉台堡的工程启动,有人捡到了,就送了过来。
都被装在一个铁匣子里。”
郑直恭敬的回答“俺找人打听过,那两年姑丈都不在真定。”
“找谁打听的?”
尉氏追问。
“何叔,何鲤鱼。”
郑直依旧回答“俺让他辨认这些,可是他不识字。”
尉氏点点头“你打算怎么处理?”
“孙儿不晓得内情,匣子里只有这些,也没有任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