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枪挑真定府十八(4 / 4)

加入书签

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

所谓的府城中间高四周低,这‘高’讲的就是阳和楼周围地势。

弘治二年滹沱河溢,冲坏城墙,大水从城西南角入,从东北角流出。

全城居民死亡无数,幸存者仅阳和楼左右数十家。

郑家也正是趁此机会,才杀进了府城,弄到了如今的院子。

而郑直外宅所在的口子巷就在南门里往南,正是府城西南角。

换句话讲,若是再闹水灾,第一个挨淹。

孙汉这个傻子,又让人坑了。

一帮子文人登楼自然要做诗词,郑直早有准备,一点不磕绊的背诵出提前准备好的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总之就是向所有人表示,俺怂了,只要别整俺咋都行。

“昨日才听了郑解元的‘知行合一’,却不想今日就在这里见到了朱夫子的墨宝。”

程文仰望石刻“俺早就听人讲,郑解元大才,不如将这四字留于此处。”

昨日郑直讲的,他总感觉有些旁门左道的意思,可是细品下来,又觉得有些道理。

不由好奇,这郑直究竟是何怪胎,因此才邀请对方今日同游。

也不是想要看对方出丑,而是要试试对方是否真的像外边传的那样博学多才。

人都要为身后名负责,他的泰山总有归隐乡野的那一日。

得饶人处且饶人,若郑直真有才华,能够交好郑家,将来总有好处。

刘家毕竟是刘家,他家死了孩子,没道理所有人都跟着哭。

“献丑了。”

郑直对于丹青还有些信心,来到早就准备好的书案旁,写下‘知行合一’四个字。

“果然好字。”

隐形自家人霍光立刻赞扬一句“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总之啥好词都不要银子的扔了过来。

王沂,王绶,熊达,程文身居高位,尤其都出身御史,自然不是轻易受人影响的。

仔细瞅了瞅,也不得不赞叹一句“郑解元的字足可传世。”

王沂等人他们刚刚听了程文讲的郑直昨夜解释的‘知行合一’虽然不甚认同,却隐隐又感觉理学日后恐怕又有了一种新的看法。

“却不晓得这个‘知’讲的是啥?”

王绶作为即将离任的巡按御史,身份最合适,直接问了出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郑直平静的回了一句“知为心中良知。”

还好他昨夜于吃河蚌的闲暇之余又翻出《传习录》瞅了瞅‘提要’。

良知是个好东西,关键他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