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同乡会(2 / 4)
此人名叫王增,乃是藁城境内最大的富户,以俊秀名义在北监捐了监。
隆兴观地处真定县和藁城县交界的林济州上,王家逢年过节就会到观内求仙问卜,因此双方也算老相识。
“郑解元折煞小老儿了。”
王增笑容满面“俺就晓得郑解元不是一般人。”
郑直这一阵已经听多了奉承的话,初听既心虚又兴奋,可听多了也就没了感觉,反而因为心虚对这种阿谀之词有些厌烦,扭头看向车厢。
藁城人自古不善货殖,可太宗扫北,人头滚滚。
待定鼎天下后,河北尤其是真定一带十室九空,不得不从各地抽调人口填补。
现而今藁城人往上数三代大部分不是山西来的移民,就是真神二卫军户。
王监生祖上是山西人,为人圆滑,精打细算。
立刻察觉可能说错话了,赶忙将准备好的话咽下,跟着郑直等待。
片刻后,郑宽和郑虤从车厢里走了出来“重德兄,郑举人,有礼了。”
作为藁城商界翘楚,王增自然认识郑宽,还很熟。
至于郑虤虽然没有见过,却并不难认出。
“益仲兄。”
郑宽和王增见礼。
“叔父,熊峰先生已经到了,不如俺们先去拜会?”
郑虤看了眼不远处的马厩,很不得体的打断想要客套的二人。
石珤字邦彦,因喜爱封龙山熊耳峰风景,所以别号熊峰,人称“熊峰先生”
。
郑宽这次倒没有反对,毕竟他们不过是新科举人而已,竟然比石珤来的晚,这是相当失礼的。
“对对。”
王增不以为意,赶紧说“俺就是应了熊峰先生的差,来迎三位的。”
说完笑着引三人进了正院。
真定会馆占地并不算太大,毕竟只是一府之地,一没必要二来费钱。
郑直已经看到了正堂内影影幢幢,显然来了不少人。
可是他们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来到了旁边的东跨院。
王增说到底不过是捐监,甚至都没资格进院子,只是将郑家叔侄三人引到小院门口就找了借口离开。
自有得到消息迎出来的人将三人引入。
此人名叫孟鹏,是与郑家叔侄同榜的新科举人。
在这里,郑直三人终于见到了传闻已久的石珤及如今在都中的藁城士林领袖。
其中有在吏部文选司任主事的石确;在户部任主事的刘焕。
“听闻郑解元自夺魁之后谢绝宴饮,而是替病重友人履行前约?”
石珤在家中养病九年,深居简出,言语随和,并没有以前辈自居。
待孟鹏为众人引荐后,直接向郑直求证传闻。
“晚辈初来京师,多得沈监生照顾。
如今沈监生病重,晚辈自当尽些绵薄之力,实在不值一提。”
郑直恭敬的回了一句。
“郑举人重情守信。”
石确笑着说“到底是俺们藁城人。”
刘焕点点头“确实如此。”
郑直有些茫然,不晓得这几位什么意思,为何一再强调藁城二字。
“俺们前些时日已然向家中祖母禀明,这牌坊自然要建在家乡才能激励同宗,不忘初心。”
郑虤插话。
郑直想了想,记起一旬之前郑宽问过他的举人牌坊建在哪。
郑直当时想都没想就说和郑宽他们的建在一起。
如今看来,这内里还有说道。
“郑氏一门三举,确实应当。”
石确看出郑直对这事好像并不知情,却也不点破,反而坐实此事。
郑直对于这事也真没放在心上,想来无非涉及到真定县和藁城县的利益纠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