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状元梦(3 / 4)

加入书签

袭舍人,武职官员其余弟侄。

因为获得武学生身份后,不但可以通过兵部考试,参加文举、武举;还可以凭借平时在武学的成绩,参加由兵部主持的会举,补缺京营。

因此京卫武学的学额一直都十分抢手。

郑直对这个意外之喜自然欣喜若狂,在六月鞑子退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跟着押解教匪和获罪官员的车队,来到了京师上学读书。

也因此,郑直不需要向郑二虎一般还要参加真定府知府主持的考试,也不需要求托直隶提学御史做什么充场儒士,只要能够通过七月兵部在武学内举行的考试,就可以参加八月的秋闱了。

辰时初刻训导升堂,幼官子弟序立,分东西序揖、退,俟训导还斋、画卯、背书、授书、写仿,未时末刻散堂。

饥肠辘辘的郑直回到学舍,再次吃了两个饽饽后,换了衣服直接出了武学。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按照老郑直说的,找到个功课好的,将这些题请他做出来,然后背过。

第二件事,就是务必想办法通过下个月的兵部考试。

这第二件事甚至比第一件事还重要,毕竟倘若无法通过兵部考试,那么郑直就算将那几十道考题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

第二件事他想了一整天还没有个头绪,不过第一件事却已经有了法子。

“小郑今日来的早,就多担待些。”

大腹便便的禅师说着将一叠经文交给了急匆匆赶来的郑直。

郑直道谢之后,接过来,走到了不远处的书案,立刻开始誊抄。

国朝文臣入仕正途,惟有进士、乡科、岁贡、选贡而已。

可并不是只能走这举业才能得到官身,在各个官署内充任书办同样可以。

虽然书办并无任何具体职位,只是予冠带,可终究是官身,食官禄。

这也是郑直来到京师以后才知晓的,因此一无是处的他于去年年底在刚刚那位占乾和尚的帮助下,应募做了智化寺的书手。

之所以选择这一家,是因为此地是英宗时的大太监王振“舍私宅”

并亲自主持修建的。

英宗复位之后,感念王振,智化寺自然也就格外受到宫中青睐。

连带着在这里誊抄的书手有很多都获得内官们的赏识,推荐到了内外官署充任书办。

郑直比不得武学其他学生,哪怕他从去年六月底一入学就日夜不停的研习功课,终究底子太差,每次考试勉强处在本斋中游。

眼见着文举无望,武举更比不上那些应袭舍人,郑直就不得不另寻他法。

离群索居六年,郑直明白一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个最稳妥。

而昨夜的梦,虽然打乱了郑直的安排,却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门,指明了一条阳光明媚的大道。

郑直并不是来的最早的,有人一大早就会来此誊抄,而这就是他今日来此的目的,为了接近坐在靠窗位置,此刻正在全神贯注誊抄的书手沈传。

能够考上功名的自然都是人中翘楚,可并不代表考不上的就都是庸才。

此人是北监的监生,据说有大才,唯一的缺点就是遇事紧张。

因此连考两科乡试都落地。

不是学识不够,而是身体根本坚持不下来。

因此才在几年前入智化寺,以图他选。

郑直没有那么多钱来聘请高水平的代书,事实上来智化寺做书手也有赚些钱满足他的口腹之欲的缘由。

所以郑直直接将沈传当作了他唯一的选择,还不给钱。

“俺的底子太差了。”

下值之后,郑直借口饿了,邀请沈传来到寺外的小吃摊要了两碗馄饨当作宵夜。

沈传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虽然没有答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