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改开已来,张元林鼓励秦淮茹推陈出(9 / 11)
; 秦淮茹浅浅一笑,说道:
“不用问啊,只要是你认为可以的事情就一定行的!”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陈区长给你下达的命令,所以觉得这个重任压在你身上不太合适,现在才知道是你自己的选择,那就没事了。
说来说去,全是对张元林的无条件信任。
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更迭,除了张元林以外的所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对他们而言前路是一片迷茫,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变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只有张元林无比期待,他熟知这些历史进程,也知道现在正是大施拳脚,大展宏图的时候。
在互联网时代,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可如果是一个预备谋划了多年,对未来发展趋势和进程了如指掌,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呢?
回去的路上,张元林越想越心情澎湃,满脑子都是事情,也恨不得来一手影分身,对多个点同时开工。
随着新政策正式下发,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变革行动。
纵然张元林想法无数,却也清楚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轧钢厂由公转私,这是他亲口在陈区长面前立下军令状,同时也是对他打的一记预防针。
当时的说辞是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人来接手轧钢厂的股份,那么张元林哪怕是去借钱也会补上,也许陈区长会觉得张元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信心准备的一套夸张的说辞。
可事实上张元林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一样,他真准备这么干!
于是,张元林收敛心神,其他的计划都先暂缓,集中注意力处理轧钢厂的股份改革。
随着对外开放贸易,国内很多生产单位和设备都已经严重落后,与其集中资源扩大生产力,不如直接进口,毕高更高水准的工业技术可以制造出更精密更牢固的产品,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使用年限增长了数倍,换算下来还
是划算,这也是国内技术短时间内无法追赶的水平。
如此一来,就算各大单位的领导不愿意推陈出新,可随着订单数量的不断减少,为了盘活国内的大部分单位,改革国有企业转换为自主经营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其他人一把手犹犹豫豫,扭扭捏捏不知从何处下手时,张元林大手一挥,组织了一场涵盖全体员工的动员大会,从领导层到中层再到基层,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是轧钢厂的员工就要参加,哪怕对方是个门卫大爷或者清洁
工。
站在看台上,眺望着前方排列整齐的上万人的巨大方阵,张元林深吸一口气,接着便开始了他早有预备的激情演讲。
论说话的艺术,张元林在这方面颇有造诣,把难听的话变得好听,把好听的话变得令人爱听,把爱听的话变得令人牢记在心,这也是一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