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报复不成的许大茂甩锅刘岚,张元林(1 / 4)

加入书签

    傻柱一边听教,一边不断的点头,最后态度诚恳的说道:

    “嫂子,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今天早上是我做的不对,太冲动,也太蛮狠,都没考虑到后果。”

    “许大茂怎么说也是轧钢厂的领导干部了,我把他打成那...

    许大茂的生活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逐渐回归了平静。然而,他内心深处却始终铭记着那段充满挑战的日子。他知道,正是那些艰难的抉择和不懈的努力,才让他从一个普通的纠察队队长成长为轧钢厂副厂长,并且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一天傍晚,许大茂独自坐在四合院的老槐树下,手中捧着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他的目光时不时地从书页上抬起,望向远处天边渐渐暗下来的暮色。这段时间以来,他虽然已经适应了新的岗位,但肩上的责任也愈发沉重。作为副厂长,他不仅要关注工厂的整体运营状况,还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生产效率最大化。

    就在他沉浸在思考中时,王婶又一次出现了。她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衣服,笑着对他说:“大茂啊,看你最近又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了吧?我这儿有昨天剩下的红烧肉,给你带点过去。”许大茂连忙起身接过,感激地说道:“王婶,您总是这么照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

    闲聊间,王婶提到最近村里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现在这世道变化太快了,”她感慨道,“咱们这个小城也跟着变了样。不过像你这样踏实肯干的人,还是不多见呢。”

    听到这话,许大茂微微一笑,心中却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坚持原则、不断学习的结果。然而,他也明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才能真正抓住机遇。

    第二天早上,许大茂早早来到工厂,准备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轧钢工艺,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会上,几位技术骨干提出了几个大胆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这一提议立刻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担心新技术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投入,还有人忧虑员工可能因此失业。而许大茂则冷静分析道:“我们确实需要考虑成本问题,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至于就业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培训课程,帮助工人掌握新技能,让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最终,经过反复商讨,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先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试点改造,根据实际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许大茂主动请缨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他表示:“既然这是关系到工厂长远发展的大事,我就一定要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推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大茂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试点项目中。他不仅亲自参与设计图纸的修改,还经常深入车间与一线工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候为了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他会连续几天熬夜查阅资料,甚至跑到外地考察其他企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