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从上车演到拆解车间,张元林渐入佳(3 / 12)

加入书签

部门,高层领导怎么可能吃饱了没事专往一个地方跑,也就是张元林有这个吸引力了,其他部门根本享受不到这种被轮流照顾的优质享受!

    张元林享受着正午阳光的温暖,舒服的哈欠连天。

    “不着急,领导们都不急,我急啥?”

    众人都听愣了,不是,你这话是不是说反了?

    难道不应该是咱们打工的着急,领导们不着急吗?

    正疑惑着,又得不到张元林的解释,众人面面相觑,搞不清楚状况。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眼睛,拿着文件袋,颇有气质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哪个是张元林,厂长在门口等了,咱们得抓紧时间。”

    刹那间,公共办公室内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随后,就看到张元林不慌不忙的起身,又喝了一口热茶,然后提起工具包背上,走向门口的中年男子。

    后者看了一眼张元林胸口的工牌,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我是厂长的秘书,来接您的。”

    张元林微微颔首,跟着秘书离去。

    路上,张元林想到了原剧里轧钢厂的杨厂长。

    记忆里这个杨厂长还是挺不错的一个人,至少他不是中饱私囊,尸位素餐的领导,为人还是比较正派的。

    也正因为如此,原剧里的杨厂长被打下来了,然后假公济私,贪财好色,无所作为的李怀德成功上位,后来更是成了轧钢厂的代理厂长,可没少滥用职权做坏事。

    所以有句话没错的,做的好不如演得好,很明显杨厂长在熘须拍马,阿谀奉承方面远远不如李怀德。

    “啧啧,这到底是一个工人为主的时代,其他的才华不谈,出身成分一定要好,技术也一定要到位,要么是拍马屁的本事厉害,要么是个人水平实打实的强。”

    张元林不知道杨厂长具体是败在了什么地方,但分析来分析去,无非就是三个可能性,要么成分问题,要么说错了话,要么个人技术不够到位。

    不过这事儿和张元林不搭噶,最多就是在两人的关系相处不错的前提下,张元林有意无意的提个醒,让杨厂长及时的避嫌,这样或许会比原剧里过的更好一些。

    反正张元林会继续在工人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将来不管有什么变化,工人的身份绝对不能变,除非步入新时代,到了全面开放的时候。

    至于李怀德,张元林也没放在心上,只要他敢搞事情,就能轻松的让他知道被虐的滋味。

    张元林走后,维修部的公共办公室里,一众同事傻愣愣的盯着门口,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乖乖,我刚才没听错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