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吃瓜群众的议论,大爷们的博弈,刘易(4 / 12)
; “嘿,这真是赶巧了,一大爷,你也来考级啊?”
和易中海对上了视线,刘海中先打起了招呼,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易中海见状一愣,随后有些尴尬的回应道:
“是啊,真是巧了。”
刘海中眯起了眼睛,面露不善的质问道:
“老易,你不是说打算过完年再考么,怎么又提前了?”
因为都住一个大院儿,还是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刘海中和易中海难免会聊上考级的事情。
所以他们都知道彼此的打算,一个是年前考六级工,一个是年后考七级工。
本来吧,这事儿都是各自的打算,什么时候考全凭个人意愿,没人管得着。
可这事儿关系到三位大爷之间的相互博弈,那这事儿一下子就变得不单纯了。
易中海能稳坐一大爷的位置,不光是自己岁数最大,也不光是有聋老太太撑腰,更不止是他舍得为大院了的人花钱,而是他的工级也是全院最高的。
而第二高的,就是刘海中,比易中海差一级。
表面上三位大爷各司其职,但其实呢,刘海中和阎埠贵一直想往上爬,把上面的那位拉下来。
刘海中没有易中海那样的条件,家里有孩子要养,拿不出钱收买人心,又和聋老太太关系不融洽,没人给自己撑腰,便只能在工级上想办法。
按照规矩,每个年底都要召开全院大会,做全年总结和重新审视院内的制度以及相应的人员安排,比如他们三位大爷就是在年底的全院大会诞生的。
所以呢,刘海中的个人计划是自己年前考上六级工,做到与易中海平级,然后在年底的全院大会上搏一搏,哪怕能混到个一年期的一大爷当也可以。
等拿到一大爷的头衔,就是院内老大,说出去都有面儿,那帮自己大儿子刘光齐谋一个媳妇也会容易许多。
刘光齐今年十七岁,等来年开了春过四月,就是正儿八经的十八岁小伙子,也到了要找媳妇的时候。
正好大儿子态度坚决的要独立,为家里减轻负担,刘海中是既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大儿子有出息,担心的是自己不能帮他找一个好媳妇。
有张元林的小媳妇打了个样,导致大院里有儿子的父母都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刘海中也不例外,他还和张元林同住一个大院呢,要是给儿子找的媳妇太差劲,说出去不得丢死人?
所以啊,刘海中表面上不说,但心里是有想法。
他想早点考上六级工,然后等年底的全院大会跟易中海掰掰手腕,至少争取到一年期的一大爷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