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蒙古最强战力怯薛军(2 / 3)

加入书签

>他比划着说道,“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两支弓,一支用于远射,一支用于近攻。箭筒里还配备有不同的箭,有引燃箭、穿甲箭和响箭。所有人都是精通骑射的百战之士。”

韩牧认真倾听着,他自然听说过怯薛军的名号。这支禁卫军的战斗力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上都十分有名,几乎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军、金国鼎盛时期的铁浮屠、岳飞麾下的背嵬军、以及明朝戚继光麾下的戚家军相提并论。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那声音由远及近,回荡在辽阔的草原上空。

铁木真勒住马缰,抬手遥指前方:“小真人且看,他们来了。”

韩牧顺着铁木真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草地上,一片乌泱泱的骑兵正策马奔腾而来。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可以清晰地看到,骑兵队伍的两侧是背负弓箭、手持弯刀的轻骑兵,中间则是套着精致甲胄、背负弓箭手持长枪的重甲骑兵。

三千全副武装的骑兵在统领纳牙阿的号令下,缓缓踏马而来。

他们的步调惊人地一致,马蹄声和甲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节奏。即使相隔尚远,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肃然杀意已然扑面而来。

铁木真注视着他最为精锐的护卫军,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目光。他轻轻踢动马腹,朝着怯薛军的方向缓缓前行。

韩牧紧随其后,感受着这支精锐之师散发出的磅礴气势。

当铁木真距离怯薛军约五十步时,双方同时止住了脚步。

在纳牙阿一声响亮的号令下,所有怯薛军齐刷刷地举起武器,向铁木真行最高礼仪。

“大汗万岁!大汗万岁!”三千人的呼啸声瞬间此起彼伏,声震四野,连远处的鸟群都被惊得飞起。

铁木真振臂一呼,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蒙古的勇士们!你们是草原的雄鹰,是长生天赐予蒙古的利剑!你们的勇气与忠诚,将伴随蒙古的铁骑踏遍天下!”

韩牧在一旁静静观察,脸色平淡,但内心却为怯薛军那威严肃穆的军阵有所震撼,他从前只听说过这支传闻的军队,今日也算是终于见到真容了。

这支军队不仅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杀气与纪律性,这是历经百战后才能磨砺出的气质。

随着铁木真讲话结束,纳牙阿当即指挥怯薛军展开演练。

只见令旗挥舞,号角再起,三千怯薛军迅速开始调动。轻骑兵和重骑兵分割开来,他们开始以各自的优势进行模拟作战。

韩牧仔细观察着蒙古骑兵的战术。正如他所了解的,蒙古骑兵基本采用两翼包抄侧击的战术,利用自身机动性优势对敌方进行包围歼灭。

轻骑兵负责侦察敌情,骚扰敌军两翼;重骑兵尤其是怯薛军则居中突击,以半月阵型涌向敌军。

骑兵的优势在于战马的高机动性与强冲击力,而怯薛军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轻骑兵重在速度灵活,他们常常以速度牵制敌军,进行袭扰、包抄等作战,在运动中逐渐消灭敌军的作战能力;而重骑兵则重在突击,以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这一幕让韩牧想起了数十年前,靖康之变后宋金大战时,金国轻骑兵拐子马和重骑兵铁浮屠的配合。

那种战术与眼前怯薛军的演练何其相似!战术从来不曾改变,改变的是双方的人罢了。

铁木真余光看向韩牧,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与期待:“小真人,你觉得我的护卫军战力如何?南朝的宋军,可有我这般战力的军队?”

韩牧微微一笑,他并没有马上开口回答铁木真的话语,他的目光仍停留在正在进行战术演练的怯薛军身上。

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在广阔的草原上纵横驰骋,轻骑兵如疾风般掠过地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