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韩牧、李师婉、唐怜儿、段清洛畅游临安(2 / 3)

加入书签

扛草靶的小贩,那靶子上插满五彩斑斓的糖画。

唐怜儿也拉着段清洛跟过去,不一会儿举着两个晶莹剔透的凤凰糖画回来,非要塞给韩牧和李师婉一人一个。

“婉儿妹妹,你快尝尝,老匠人说这是用麦芽糖和蜂蜜调的,甜而不腻呢!”唐怜儿边说边咬了自己那个兔子糖画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

段清洛小口舔着糖画,忽然指着前方一座宏伟建筑问道:“那是什么地方?好生气派。”

韩牧顺她所指望去,但见一座三层楼阁巍然耸立,飞檐反宇,丹漆绘彩,门前车马络绎不绝。“那是丰乐楼,”他解释道,“它可是临安城中最负盛名的酒楼。楼中名菜无数,更有绝妙的傀儡戏和说书表演。”

唐怜儿顿时眼睛发亮:“不若我们去丰乐楼用晚膳?这一路走来,我可是听说不少关于它的传奇呢。”

李师婉却微微摇头:“丰乐楼虽好,但太过招摇。不若寻个清雅些的地方,也能好好说说话。”她目光转向韩牧,“我注意到这一路走来,至少有三人暗中跟随我们。虽然看似没有恶意,但...”

韩牧颔首:“应该是韩相爷的人。自那日后,他始终派人暗中保护。”

唐怜儿闻言顿时紧张起来,手中的糖画都忘了吃。段清洛却依然平静,只轻声道:“他们的脚步很轻,呼吸匀长,都是练家子。”

韩牧赞赏地看了段清洛一眼,随即笑道:“不必担心,既然允诺陪你们游玩,自然不会让这些琐事扰了兴致。我知道丰乐楼旁有家小店,做的蟹酿橙是一绝,这个时节正好品尝。”

四人绕过丰乐楼正门,拐进一条稍窄的巷子。没走多远,便见一家雅致小店临水而建,门前悬着两盏橘色灯笼,上书“橙舍”二字。店堂不大,却坐满了食客,空气中弥漫着橙香与酒香交织的独特气息。

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见韩牧一行进来,赶忙迎上:“客官来得巧,刚好还剩一桌临窗的位置。”引他们到窗边坐下,又推荐了几样招牌菜:“蟹酿橙、橙香炙肉、橙酪,都是小店的特色,这个时节最宜品尝。”

等待上菜时,唐怜儿倚窗望去,但见窗外河渠蜿蜒,数艘画舫悠然滑过,船桨荡起粼粼波光。

更远处,西湖烟波浩渺,雷峰塔影依稀可见。她不禁感叹:“难怪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般景致,真是画中也难寻。”

段清洛却注意到窗外巷子里有个卖艺的杂耍班子,一个红衣少女正在表演顶碗,碗越叠越高,围观人群不时发出喝彩。她看得入神,连店家上菜都没有察觉。

“来,尝尝这个,”韩牧将一盅蟹酿橙推到段清洛面前,“临安一绝。”又为每人斟上一杯橙香酒,“这是店家自酿的,酒性温和,不易醉人。”

李师婉细细品味着蟹酿橙,忽然道:“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山东老家,爹爹也会用山间野橙做些点心。”她眼中掠过一丝怀念。

唐怜儿塞了满口炙肉,段清洛也品尝着临安小吃。

韩牧微笑听着她们交谈,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店外。那两个跟踪者果然守在巷口,装作闲聊的样子,却不时向店内张望。他心下明了:韩侂胄虽然平息了流言,但对可能知晓内情的人仍然保持警惕。

酒过三巡,窗外忽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丝敲打着青瓦,在河面上激起无数涟漪。画舫纷纷撑起彩绸篷盖,远远望去,好似一朵朵浮动的花。店家和伙计忙着支起雨篷,收拢临窗的竹帘。

唐怜儿叹道:“真不巧,偏赶上下雨。”

段清洛却伸手接住檐下滴落的雨水,轻声道:“天山很少下雨,多是下雪。雪花一片一片,安静得很,不像雨这样热闹。”

李师婉望着窗外的雨幕,忽然提议:“韩大哥,雨中游西湖,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主意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