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五零国服第一人19(1 / 2)
“确实,有点糯。”
原本搬到这种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两位老人心里是不得劲的,尤其是漫长的冬天,几乎哪儿也去不了,什么都不能干,对于劳作一辈子的农民来说可太难熬了。
然而所有问题,在面对丰厚的收获之后,就不成问题了。
今年老大哥家援助的拖拉机驻地总算能分到一批,车辆迎接回来,何天拿出早就跟老父亲研究过的拖拉机驱动,带动犁耙耕地的计划。
何二奎跟上头打过报告,就等着机器的到来。
万事俱备,拖拉机到了,父女俩兴致勃勃,直接把原有的旧犁耙拿出来,用何二奎在修理厂东拼西凑攒下的零件作出铰链。
简易版的耕地机就这么做好了。
何二奎当即开着拖拉机在地里实操,这个草台班子机器就需要两个人操作了,不仅要有人开拖拉机,还要有个人站在犁耙上掌握方向和深度,防止路上的障碍物等,随时准备手动辅助。
就这,也比牛马拉着犁耙耕地效率来的高很多倍。
大半个家属区的人都去围观了,驻地也有不少人在场。
配合运送拖拉机,顺便负责教学工作的机械师,别人叫他段工,是个中年戴酒瓶底眼镜的男人,看到这一幕饶有兴致,他就成了那个跟在拖拉机后面,站在犁耙上辅助的那位。
到了下午,段工受到启,有了别的思路。
“不知道白城机械厂能不能做出适合拖拉机上用的传动轴。”
何天一听有人要专业生产,也来精神了。
“叔,我看做传动轴,不如专门做一批拖拉机专用的犁耙,专门安装的那种。”
段工听着觉得有点意思。
“你有想法?”
何天忙不迭点头,坐在地头就掏出皱巴巴的纸笔,开始画图。
等一通讲解描述过后,段工双眸晶亮。
“这个想法不错,这样拖拉机就能多用途了。”
后来何天才知道,其实这样的通途在老大哥那边早就被研出来投入使用了,只是还没有给到这边。
等透露出来,龙江这边已经能独立生产了。
段工还想去白城找机械厂,起身去推算设计图稿需要的具体参数了。
何天不理解。
“爹,咱们军区这么多人,一个人背后起码四五个家属,那咱就不能自己开个机械厂吗?只生产拖拉机上的犁耙镐头,就足以养活整个军区和家属区了吧?”
这话说的没毛病,但是前期需要的投入太大了。
“而且那个拖拉机,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嘛,拆几台看看,又不难。”
前面说的生产拖拉机犁耙,还没有打动何二奎,毕竟国内拖拉机有限,需要的不多,筹备一个机械厂需要那么长时间呢,哪里有白城那边现成的来得快!
但是后面一句话,就打动何二奎了。
何天还在继续输出。
“我们总不能什么都靠老大哥援助,万一哪天人家不想给了,咱们拖拉机,小汽车,飞机大炮,什么都不会造可还行?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动机,一个油箱,一个动力传动轴组成的,大胆多拆几个研究研究,总能有进步的。”
何二奎越听越觉得孩子的眼光长远。
“你以为开机械厂是那么容易的?跟领导申请,还要跟上头申请,关键是咱们现在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何天不理解。
“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咱有人啊,咱们一个驻地就是一个师,一个师一万多名军人,背后也有上万名家属,到时候挖地盖房子打铁,上头给咱煤炭铁矿石这些物资跟技术指导就行了呀!”
何二奎隶属97师,标准人员配置是一万两千人,但是目前在服役的只有一万出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