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秩序与幕府之怒(1 / 2)

加入书签

九州大会盟的喧嚣,随着一位位大名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去而渐渐平息。熊本城,这座昔日的肥后国首府,如今已然成为了大明帝国在日本的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统治中心。

太子朱慈烺没有沉浸在兵不血刃“征服”九州的喜悦中。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大名的跪拜,不过是慑于武力的权宜之计。要将这片新得的土地,真正地烙上大明的印记,需要的不是一场宴会,而是一套全新的、无可动摇的秩序。

大会盟结束的第三日,太子在熊本城的天守阁内,正式颁布了他在倭国的第一道政令。

“传孤将令!”他的声音,在肃立的文武官员面前,显得格外清晰,“自今日起,于熊本城,设立‘大明九州镇抚司’,总管九州一切军、政、民、财要务!”

“命,羽林卫左指挥使,李定国,为第一任镇抚使,官居二品,代孤抚镇九州!”

“臣,李定国,领命!”李定国出列,神情肃穆地接过了那方沉甸甸的镇抚使大印。

紧接着,一系列颠覆性的新政,从这座天守阁中,如流水般下达到九州的每一个角落。

“凡九州之地,田亩、山川、矿藏,皆为我大明国土。所有田亩,需重新丈量,按我大明之‘一条鞭法’,一体纳粮当差,无论大名、武士、平民,概莫能外!”

“凡九州之民,皆为我大明皇帝陛下之子民。即刻废除倭国‘士、农、工、商’(倭国叫四民制度,士就是武士,上面还有贵族)之阶级身份!武士不得佩刀欺压平民,商人不再为贱籍。凡有才能者,无论出身,皆可通过考核,入镇抚司为吏!”

“凡九州之港口,如博多、平户、长崎,尽数开放。由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设立‘市舶司’,总管海贸。凡悬挂我大明龙旗之商船,皆可自由通航,互通有无!”

每一道政令,都是一柄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倭国旧有的封建体系。统一税法,动摇了大名们对领地的经济控制权;废除“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更是从根本上瓦解了武士阶级的特权地位;开放海贸,则是要将整个九州的经济命脉,都纳入大明的循环体系之中。

熊本城内,一座座崭新的衙门拔地而起。来自大明的文官们,在羽林卫士兵的护卫下,开始丈量土地、登记户籍、制定商规。无数被缴械的倭国足轻和劳工,则在郑芝龙舰队运来的、堆积如山的物资驱动下,开始修复战火中被毁的城池,拓宽通往各国的道路。

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带着浓烈大明色彩的秩序,正在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在这片被征服的土地上,迅速建立起来。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本州岛,江户城。

德川幕府的心脏,此刻正笼罩在一片死寂的阴云之下。

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面色铁青地坐在“大广间”的主位之上。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份由“御庭番”(幕府密探)拼死从九州送回的密报。

九州,全境陷落!

萨摩岛津家被彻底歼灭,肥后细川家开城投降,而黑田、立花、锅岛等所有九州大名,竟然……竟然在熊本城,向那明国太子,行了臣服之礼!

“岂有此理!!”

德川家光猛地将手中的密报,狠狠地摔在地上。他那张向来威严的脸上,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扭曲。

“一群废物!一群国贼!!”他发出了一声如同受伤野兽般的怒吼,“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谁的家臣了吗?!忘记了德川家是如何恩泽天下的吗?!”

跪伏在下方的,是幕府的首席老中(首席顾问)松平信纲,以及负责情报与监察的大目付,柳生宗矩。他们同样脸色惨白,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这个消息,对他们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

这不再是一场发生在边陲之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