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命非数(3 / 4)

加入书签

动荡,意味着政策的反复,意味着对国家元气的无谓消耗。他总以为自己在“乾纲独断”,在“力挽狂澜”,殊不知,那只是在一个摇摇欲坠的破屋里,疯狂地拆掉还能承重的柱子,换上自己臆想中更“可靠”的朽木。

多么低下的才能,多么可悲的控制欲。

他又想到了卢象升。这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完人”的忠勇之臣,他现在倚为长城的心腹爱将,在前世,是怎样一个结局?巨鹿血战,力竭殉国。可笑的是,他当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怀疑!怀疑卢象升是不是诈死潜逃,以至于迟迟不予追赠,不让其入土为安。

寒了多少忠臣义士的心!连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都吝于给予,他又怎能指望臣子们为他,为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真正地抛头颅、洒热血?

“自毁长城”这四个字,简直就是为前世的他量身定做的墓志铭。

失败,彻头彻尾的失败。作为一个皇帝,他无疑是历史上最失败的那一档。

为什么会变成那样?

黑暗中,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阴冷、压抑的紫禁城深处。他和哥哥朱由校,两个年幼的皇子,过着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的日子。每一句看似平常的问候,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杀机;每一次饮食,都要小心翼翼提防着未知的毒药。

权力的倾轧,人心的叵测,像无形的毒素,一点点侵蚀着他年幼的心灵。没有温暖,没有信任,只有无处不在的恐惧和必须步步为营的谨慎。

这扭曲的童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地禁锢了他的一生。他变得多疑、暴躁、刚愎自用,无法信任任何人。

他对大臣们严苛到了极点,恨不得每个人都是绝对忠诚、能力超群且毫无私心的圣人,稍有不合心意,便动辄斥责、罢黜,甚至下狱。他渴望掌控一切,却又因为这份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而亲手毁掉了一切。

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前世的他,无疑是后者。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完成“治愈”,就已经带着无尽的悔恨和绝望,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树上,成为了亡国之君。

但现在……不同了。

朱由检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与悔恨,连同帐篷里混杂着硝烟、血腥与龙涎香的复杂气味,一同呼出。

他的灵魂,曾在那个名为“现代”的时空,获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重生和救赎。

他想起了那个普通的工薪家庭,那对平凡却给了他无尽关爱的“父母”。

他们教会了他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什么是家庭的温暖。灯下辅导作业的耐心,生病时端到床前的热汤,犯错后严厉批评却又带着担忧的眼神……这些细微的、却无比真实的温情,填补了他心中那块因童年缺失而留下的巨大黑洞。

他想起了大学校园,想起了那几个睡在他上铺和隔壁床的“兄弟”。

他们一起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图书馆里熬夜苦读,一起在宿舍里就着花生米和啤酒高谈阔论,也曾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但转头就能勾肩搭背地去食堂抢饭。他们教会了他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平等地、真诚地与人相处。

在那里,没有人因为他是“朱由检”而敬畏或算计,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同学、朋友。

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像春雨般无声地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田,将他从那个只懂得猜忌、控制、杀伐的“权力野兽”,一点点地“格式化”,重新塑造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会痛苦,会快乐,会爱,也会犯错的复杂存在。而不是冰冷的数字,不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不是满足帝王意志的工具。

巴特尔、阿古达木、蒙克……他们是人。卢象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