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魏徵说突厥国史,愿做长孙晟第二(2 / 3)

加入书签

之下,只能西奔去投奔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得知事情的原委不由大怒,自立为大可汗,与沙钵略可汗分庭抗礼,突厥汗国自此一分为二。

随后,达头可汗决定借给阿波可汗十余万兵马,助他向沙钵略可汗复仇。

阿波可汗一向以骁勇善战着称,又身负血海深仇,沙钵略可汗根本不是对手,接连吃败仗,实力大减,自此由强变弱。

为了保住自己的可汗之位,沙钵略可汗只能逼迫自己的可敦金城公主改姓杨,遣使向大隋请和称臣。

开皇七年,沙钵略可汗死,一众突厥大臣和贵族拥立其弟阿史那处罗侯,也就是原来的突利可汗为新的可汗,称为莫何可汗。

隋朝承认阿史那处罗侯的新可汗之位,并派长孙晟去道贺,赐给莫何可汗鼓吹旗幡,莫何可汗趁机请求讨伐阿波可汗。

高祖文皇帝经过和高颎、长孙晟等大臣商议,认为这是进一步削弱突厥人的大好机会,便准许了莫何可汗讨伐阿波可汗。

阿波可汗的部众见莫何可汗的大军携带着大隋赏赐的鼓吹旗幡,认为莫何可汗得到了大隋的支持,瞬间丧失了斗志,纷纷望风而降,阿波可汗也因为兵败被生擒。

之后莫何可汗乘胜追击,往西征讨达头可汗,没想到却中流矢而死,军中的突厥将领和贵族拥立沙钵略可汗之子阿史那雍闾为新可汗,称为都蓝可汗。

开皇十三年,一个名叫杨钦的汉人从大隋叛逃去突厥王庭,谎称彭国公刘昶要联合大义公主(即原来的北周金城公主,大义公主是隋文帝杨坚给她的新封号)反隋,大义公主对此深信不疑,便鼓动都蓝可汗不再对大隋称臣纳贡。

高祖文皇帝派长孙晟去跟都蓝可汗讨要杨钦,都蓝可汗不给,长孙晟花钱收买了大义公主身边的人,结果不仅找出了杨钦,还发现了大义公主跟心腹安遂迦私通之事,让都蓝可汗颜面丧尽,只能被迫将杨钦和安遂迦交给长孙晟带回大隋。

可高祖文皇帝还是不肯罢休,又派长孙晟去东突厥牙帐诛杀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被杀后,都蓝可汗派使者前往大兴,请求高祖文皇帝赐婚,可长孙晟却上奏说都蓝可汗反复无常,不可相信,因此与其赐婚给他,还不如赐婚给莫何可汗之子,新的突利可汗阿史那染干。

高祖文皇帝听从长孙晟的计策,将宗室之女安义公主许配给突利可汗。

都蓝可汗见大隋宁可将大隋公主义成公主许配给突利可汗也不许配给自己,一怒之下彻底与大隋决裂,不断派兵袭扰大隋边境。

之后,都蓝可汗联合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在长城下大败突利可汗,杀尽突利可汗的兄弟子侄,突利可汗和长孙晟仅率五骑突围。

突利可汗兵败后心灰意冷,打算去投奔达头可汗,但长孙晟担心东西突厥再次合二为一,便秘密派人去伏远镇点燃烽火,谎称追兵到了,逼得突利可汗只能跟随长孙晟入隋。

之后,趁着东突厥牙帐天灾不断,人心惶惶之际,高祖文皇帝派大军北上征讨突厥,先后击败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大破突厥人。

开皇十九年,高祖文皇帝正式下旨册封突利可汗阿史那染干为启民可汗,在安义公主死后又将义成公主许配给他为新的可敦,彻底收服了东突厥汗国。

都蓝可汗兵败不久便因为内乱而死,达头可汗为挽救突厥颓势,便自立为步迦可汗,继续与隋朝为敌。

高祖文皇帝继续派大军征讨步迦可汗,长孙晟深知突厥人的习性,献计说可以在泉水中下毒,当时主帅晋王,也就是如今的陛下依计而行,命人在泉水中撒入大量毒药。

很多突厥将士和战马在饮用过泉水后,一个个中毒身亡,致使突厥军中人心惶惶,斗志全无,很快便被隋军击败,死伤和投降者不计其数。

此后,无论是东突厥人还是西突厥人见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