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市委书记亲临现场,英雄儿女义无反顾(4 / 6)

加入书签

理清晰地汇报:“于书记,决口位置在五道拐,就是李家沟村对面那段老堤。初步估算决口宽度有四十米左右。幸亏之前接到市里电话,我们提前组织了黄滩乡以及下游几个乡镇大部分群众转移。现在张市长正在决口现场指挥封堵,驻军部队和一些兄弟县市的抢险队天亮前也陆续到达了。目前制定的方案是,调集货车,装满石料,从决口两侧同时冲向决口,争取让车辆在决口处沉底,形成骨架,然后迅速投掷沙袋和石料进行加固……”

于伟正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他明白,在这种专业的抢险技术上,现场的专家和干部更有经验,自己不宜过多指手画脚。待杜成岳汇报完,他问道:“这里离五道拐决口还有多远?”

杜成岳指着大堤前方:“顺着大堤往前,大概还有四五公里路。但前面有一段路路基被水泡软了,小车恐怕过不去。”

于伟正当机立断,对林雪和司机说:“车能开多远开多远,开不了就找其他交通工具!杜县长,麻烦你找辆拖拉机或者摩托车,送我们过去。”

杜成岳连忙说:“于书记,我正好要过去向张市长汇报情况,我带您过去!旁边村里有拖拉机可以用。”

于是,市委书记于伟正、秘书林雪以及杜成岳等几位县乡干部,乘坐一辆农用拖拉机,“突突突”地沿着堤顶公路,向五道拐方向驶去。站在拖拉机车斗里,扶着栏杆,于伟正得以更清楚地观察灾情。雨已经完全停了,河水虽然依旧浑浊汹涌,但水位明显可以看出正在缓慢下降。他心里稍安,只要不再有强降雨,水源补给减少,平水河的压力就会逐步减轻,这对抢险工作是极大的利好。

越靠近五道拐,堤外的景象越是触目惊心。大堤外侧的农田、道路已完全被洪水淹没,形成一片汪洋,水深目测至少有一两米,许多低矮的民房只剩屋顶露出水面,一些树木也只剩下树冠。不时有铁皮小船来回穿梭,于伟正心情沉重地问杜成岳:“杜县长,现在初步掌握的受灾情况怎么样?特别是人员伤亡情况?”

杜成岳面色凝重地回答:“于书记,黄滩乡地处最低洼,十几个村子基本都进水了,受灾最重。其他乡镇像柳集乡、秀水乡部分低洼地带也进了水,但情况稍好。人员方面,目前还在核实,大部分群众都提前转移了,但……但当时决口非常突然,而且有部分干部群众为了抢险堵口,没能第一时间撤离,现在……现在还有不少失联的,特别是……”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后面的话没有明说,但众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于伟正想起路上的情形,又问:“我来的路上,看到柳集乡的群众也在大规模转移,那边情况很严重吗?”

杜成岳解释道:“于书记,我之前在柳集乡当过书记,对那边熟悉。柳集乡整体地势比黄滩乡要高,但比安平乡那边要低。目前积水不是很深,主要是预防性的疏散。我们担心上游如果再有情况,或者五道拐堵口不顺利,水位会继续上涨,所以扩大了转移范围。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心存侥幸啊。”

于伟正肯定地点点头:“你们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在这种天灾面前,怎么强调群众的生命安全都不为过。一定要确保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安置。”

拖拉机在颠簸中前行,于伟正望着堤外一片泽国,特别是看到一些淹没的房屋窗口,心情更加沉重。当拖拉机接近五道拐时,已经能够清晰地听到卡车的轰鸣声和鼎沸的人声。抢险现场到了。

只见决口处人头攒动,各种抢险车辆、物资堆积如山。市长张庆合满身泥浆,正站在一个临时垒起的土台上,手持铁皮喇叭指挥着。平安县委书记孙友福等市县领导也都在一线忙碌。看到于伟正到来,张庆合快步从土台上下来,两人用力地握了握手,手上都沾满了泥水。

“老张,辛苦你了!”于伟正看着张庆合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面容,由衷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