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于伟正现场指挥东洪县气氛微妙(3 / 6)
心吧,已经安排了,下游每个村都派人在找。”
孙友福点点头,又说,“临平和曹河的支援队伍也快到了,市防汛指挥部的人已经去接了。”
于伟正道:“要不要把第一批跳下去的同志换下来?他们已经在水里泡了快三个小时,我看不少人都打哆嗦了。”
孙友福想了想,摇了摇头:“暂时别换。
第一批人熟悉决堤口的情况,知道哪里水流急、哪里需要重点堵,换新人上来还得适应,容易出纰漏。
让他们再顶一顶,等支架搭起来,水流再缓一缓,再分批换。”
于伟正知道,要让听得见枪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
孙友福汇报完刚要出去,于伟正叫住他:“友福,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既要守住堤,也要保住人。”
孙友福重重点头:“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做到!”
等孙友福走了,于伟正看着棚外忙碌的身影,对张庆合说:“老张,你在这里指挥,我去堤上搭把手。
就算扛两袋沙袋,我心里也踏实些。”
张庆合赶紧拉住他:“于书记,您可不能去!
您是市委书记,坐镇指挥就是最大的贡献。
堤上现在全是人,不缺您这一个扛沙袋的。
再说,您要是出点事,咱们东原的防汛工作就乱了套了。”
“我怎么就不能去?”
于伟正有些执拗,“老张,指挥这些你是行家,我也是党员,也是东原的干部,不能光站在这里得跟同志们一起干。
你放心,我会注意安全。”
张庆合拗不过他,只好让人找了件雨衣和胶鞋,又安排个技术员跟着,以防万一。
于伟正穿上雨衣,刚走出指挥棚,就看到几个记者举着相机在拍照——是市委宣传部安排的,要记录抢险的情况。
他赶紧摆了摆手:“镜头别对着我,多拍拍下面的同志,拍拍解放军战士,他们才是英雄。”
记者们会意,把镜头转向了决堤口。
于伟正走到沙袋堆前,弯腰扛起一袋沙袋——沙袋灌满了砂石,足有五六十斤重,他刚直起腰就觉得肩膀一沉,泥水顺着肩膀就滴了下来。
于伟正脚步也有些不稳。
旁边一个年轻干部赶紧过来想帮忙,被他拦住:“不用,我自己来。”
他跟着人群往决堤口走,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堤上全是泥水,稍不注意就会滑倒。
走到堤边,他把沙袋递给下面的群众,看着那人抱着沙袋一步步往水里挪,心里五味杂陈——以前在机关里看报表,觉得“防汛”
是个抽象的词,现在才明白,这两个字背后,是无数人的汗水和牺牲。
扛了三袋沙袋,于伟正就觉得胳膊酸,呼吸也粗重起来。
他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平时在机关坐办公室,体力跟年轻人没法比。
刚想再扛一袋,就被张庆合拉了下来:“于书记,差不多了,您这身体扛不住。
。”
于伟正喘着气,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不行,还能再扛两袋。
下面的同志比我辛苦多了。”
“您再扛,下面的同志该分心了——他们得顾着您的安全,反而影响抢险。”
张庆合半拉半劝,把他往指挥棚带,“您看,曹河的支援队伍到了,郑红旗亲自带队来的。”
于伟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来了一支队伍,打着“曹河县党员突击队”
的红旗,领头的正是曹河县委书记郑红旗。
郑红旗看到于伟正,赶紧快步跑过来,主动伸出手:“于书记!
曹河县支援队伍到了,一共六百多人啊,我们还带来了工具!”
于伟正握着他的手,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