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o章 于伟正陷入两难丁洪涛组织开会(3 / 6)
毕竟,在财政资金极其紧张的年代,把大量资金投在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防洪大堤上,远不如修路、建厂那样容易出政绩。
于伟正看着眼前刚刚被勉强堵住的坍塌处,泥土和沙袋在洪水的浸泡下显得脆弱不堪。
他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但更大的忧虑随之而来。
他看向满脸疲惫、浑身湿透的李尚武,说道:“尚武同志,辛苦了,组织得不错,反应很迅。”
李尚武心有余悸地说:“于书记,差点啊!
如果大堤刚才被彻底掏空,又没有咱们的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第一时间顶上来,这会儿您看到的,恐怕就是一片汪洋了。”
于伟正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加强防备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要组织人手,把这段堤防,包括上下游所有可能存在的薄弱点,都再仔细排查一遍,该加固的立刻加固。
我刚才去看了一道拐,那里的坡度缓,风险确实没那么高,基本稳定了。
看来,现在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在二道拐。”
林雪一直拿着雨伞站在于伟正侧后方,伞完全撑在于伟正头顶,自己大半个身子都淋在雨里。
于伟正交代完李尚武,扭头看到林雪的样子,心里过意不去,说道:“小林啊,你有伞为什么不给自己打?我们都淋着没事,你是女同志,不一样,要注意身体。”
林雪语气坚定地说:“于书记,您和同志们都在一线淋着雨指挥抢险,我怎么能一个人打伞?我没事。”
于伟正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便对李尚武、令狐云和连心说道:“尚武,云,连心,走,我们到指挥部帐篷里再简单开个会,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
他知道,必须尽快对是否启动泄洪预案做出决断。
于伟正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旁边临时搭建的军用帐篷走,一边内心剧烈地斗争着。
他原本觉得,自己作为市委书记,应该有足够的魄力,关键时刻大手一挥,就能下定决心挖掘东洪县马关乡段的大堤进行泄洪。
牺牲一个乡镇,甚至两三个乡镇,来解除平水河对整个东原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威胁,从“大局”
上看似乎是“划算”
的。
但事到临头,尤其是亲眼看到抢险的艰辛,想到泄洪区成千上万群众将要失去家园,那个“挖”
字,就像有千斤重,实在不忍心,也不敢轻易说出口。
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眼前的经济损失,更关系到政治责任和无数百姓的生计。
走到军用帐篷门口,林雪快走两步,为众人掀开了厚重的防雨帘子。
进到帐篷里,几个人都不自觉地抖了抖身上的雨水。
帐篷地面是泥地,随着他们进来,立刻变得泥泞不堪。
帐篷里光线昏暗,只有一盏煤油灯挂在中间,随着风雨轻轻摇晃。
“林雪,天太暗了,拿几个手电过来,照着地图看。”
于伟正吩咐道。
帐篷里有一张简易的方桌,桌上铺着平水河流域地图。
桌子的抽屉里放着七八把老式的铁皮手电筒。
林雪赶忙打开抽屉,先拿出一把递给了水利局局长连心,又拿出一把递给了光明区区委书记常明,然后自己也拿了一把,准备帮忙照亮。
于伟正走到桌边,双手撑在桌面上,俯身看着地图。
他知道,自己作为市委班子的班长,现场的顶梁柱,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稳住。
任何慌乱和犹豫,都会迅传导下去,影响军心士气。
他的目光深沉,从地图上平水河的上游开始,一个乡镇一个县地慢慢移动,最后目光死死地盯住了下游平安县境内的黄滩乡段。
连心看着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