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孙向东答应条件于伟正灵活处理(2 / 8)
里这么久,高春梅必然是已经知道了孙向东的特殊阿好,但是没办法,孙向东毕竟是掌握着秘方,一家人能有现在的体面生活,确实是离不开孙向东。
高春梅点了点头。
孙向东那点“特殊爱好”
,她心知肚明,有我在场,她多少能放心些。
谢白山开着车,七拐八绕来到县城边上那家熟悉的驴肉馆子。
门脸比几年前阔气了不少,新砌了红砖墙,挂了块挺像样的招牌。
“老北关大刀驴肉馆”
——名字起得直白又霸道。
“过了五一,这驴肉就燥了,上火!
现在吃正好!”
孙向东熟门熟路地领着往里走,嘴里啪啦点了一桌子菜:爆炒驴肉、辣椒炒驴杂、驴肉火烧、凉拌驴板肠……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和辛辣的调料味。
几碗自带的、颜色深红透亮的高粱红老酒下肚,孙向东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
他拍着桌子,唾沫星子横飞地讲着高粱红如何冲出东原,打遍北方几省无敌手,省台的广告一播,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厂子里那帮小子,现在一个月能拿这个数!”
他伸出四根粗壮的手指,在我眼前晃了晃,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四百!
比县里坐办公室的强多了!”
我着实吃了一惊。
四百块!
这在92年的贫困县,我这个县长,算上各种补贴,到手也不到两百。
谢白山长期开车,已经养成了习惯,上桌就吃,吃完就走,几碗下去脸就红得像关公,眼神也迷离起来。
孙向东见状,大手一挥:“白山兄弟,车上歇着去!
我跟朝阳好好整!”
谢白山如蒙大赦,摇摇晃晃地出去了。
孙向东是出了名的“酒篓子”
,千杯不醉的主儿。
看气氛差不多了,我放下酒碗,切入正题:“向东,曹河酒厂那摊子事,火烧眉毛了。
工人闹到省里,大半年没饷,厂子欠了一屁股债,窟窿有两千多万。
红旗书记那边,压力山大啊。”
孙向东脸上的笑容依旧,他重重放下酒碗,碗底磕在木桌上出“咚”
的一声闷响。
“朝阳,你咋还管上曹河的事了?”
他眉头拧成了疙瘩,“那破厂子,早该关门大吉!
当年咱去参观,我就说了,连点酒糟味都没有,光会拿酒精勾兑糊弄人,能长久?呸!
糟践粮食!”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我脸上。
我耐心听着,等他这股邪火完,才缓缓道:“理是这么个理。
可现在不是讲理的时候,上千号工人等着吃饭,省里盯着,市里压着。
红旗书记的意思是,想请你出山,拉曹河酒厂一把。
就当是……高粱红在曹河开个分厂,技术、管理,你说了算。”
“我说了算?”
孙向东嗤笑一声,眼神里满是嘲讽和不信任,“朝阳,你咋和这个友福一样,净扯蛋!
别的不说,就咱们县里在高粱红酒厂派来的那些个‘大员’,鼻孔朝天,懂个屁的酿酒!
秘方在我手里,他们心里跟猫抓似的!
我要是去了曹河,把这点看家本事漏出去,回头平安县这边,还有我孙向东站的地儿?我就成了那卸了磨的驴——没用了!”
他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把嘴,推心置腹地低声道:“兄弟,不瞒你说,我不是没想过单干。
凭我这手艺,自己弄个小作坊,一年轻轻松松弄个几十万,不比现在强?可是还是你们呢会办事,给咱弄个党员,把春梅搞成干部,这身份它拴着咱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