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黄修国表示没钱于伟正以退为进(4 / 10)

加入书签

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端起酒杯,和他重重一碰:“修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东洪的老百姓会记住你的情!

来,干了!”

下午,市委小会议室。

窗帘拉上了一半,挡住了部分西晒的阳光,室内光线略显柔和。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只坐了五个人,却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市委书记于伟正坐在主位,市长张庆合、常务副市长王瑞凤分坐两侧,组织部长李学武和市委秘书长郭志远坐在下。

阵仗不大,议题只有一个——东投集团“三学”

活动整改工作组组长人选。

于伟正今天没打领带,白衬衣最上面的扣子也解开了,显得比平时随意一些,但眉宇间的凝重却丝毫未减。

他手里无意识地转着一支红蓝铅笔,目光扫过在座的四人,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人都到齐了。

今天这个会,范围小一点,咱们几个先议一议。

东投集团的问题,‘回头看’的报告大家都看过了。

整改流于形式,思想认识没有真正提高,学用结合还是两张皮。

华西同志反馈的意见很尖锐,也很中肯啊。”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庆合脸上,“庆合同志,上次常委会上,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认为暂时不宜调整齐永林同志的党委书记职务。

这个意见,我尊重。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加重:“不调整班子,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就可以放任自流了!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东投集团体量这么大,影响这么广,党建工作抓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市委决定向东投集团派驻工作组的意见,大家没有异议吧?”

张庆合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放下,声音沉稳:“伟正书记的考虑很周全。

派驻工作组,加强指导,帮助整改,这个方向是对的。

我没有异议。”

他表态很干脆,但紧接着又补充道,“不过,工作组下去,定位要准。

主要是指导、帮助、服务,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东投集团现在几个大项目都在关键期,稳定是第一位的。”

“庆合同志说得对。”

王瑞凤接口道,她今天穿着一身深色套装,头披肩,显得更加泼辣,“工作组下去,主要是帮着找问题、理思路、促整改,不是去当‘钦差大臣’,更不能给企业添乱。

特别是组长人选,一定要选一位熟悉企业情况、懂得把握分寸、能够团结同志的老成持重的同志。”

于伟正点点头:“瑞凤同志的意见很中肯。

人选是关键。”

他看向李学武,“学武同志,组织部这边有什么建议?”

李学武早有准备,翻开面前的文件夹:“书记,市长,王市长。

根据市委要求,组织部初步筛选了几位同志,供领导参考。”

他念道,“第一位,贾彬同志,现任平安县委副书记。

这位同志政治素质过硬,长期在组织系统工作,原则性强,熟悉党务,在平安县分管党群工作期间,抓党建促展的成效比较明显。

第二位,周海英同志,原龙投集团董事长,现任市‘三学办’指导组组长。

这位同志熟悉企业经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对经济工作有独到见解。

第三位,焦杨同志,现任东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这位同志年轻有朝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三学’活动中表现突出。

第四位,侯刚同志,现任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