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于伟正批周海英岳省长到东洪县(2 / 8)

加入书签

、执法权限分散、协调能力弱,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特别是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等顽疾,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详细介绍了外地成立城管局、整合执法力量、提升管理效能的成功经验。

臧登峰喘匀了气,接过话头:“马书记说的情况,确实是现实问题。

城市在展,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城管处那点人手和权限,确实捉襟见肘。

成立城管局,整合资源,明确职责,也是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执法权威和效率,我认为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我支持这个方向。”

于伟正看向臧登峰,问道:“登峰同志,刚才在街上,垃圾遍地啊,污水结冰,这卫生问题,到底该谁负责?建委说归区里,区里说需要市里支持。

按属地原则,光明区责无旁贷。

但市委市政府也在光明区,光明区同样是市委市政府的属地,从更高层面讲,我们都有责任啊。”

臧登峰听出于伟正话里的意思,知道不能再和稀泥,必须明确表态:“书记说得对。

属地管理是基本原则,光明区是直接责任主体,必须负起主责。

但市里,特别是我们建委系统,在业务指导、资源协调、标准制定上,也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不能因为体制不顺,就互相推诿,让问题长期存在。

成立城管局,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九龙治水’的问题,明确一个强有力的牵头部门。”

于伟正点点头,对臧登峰的表态表示认可:“登峰同志这个态度就对了。

在关键问题上,大家不能含糊其辞,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担当。

城市管理是大事,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啊,关系到咱们城市形象和展环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眼皮子底下的卫生都搞不好,还谈什么改革开放、招商引资?”

他转向郭志远:“志远同志,记录一下。

市委原则同意启动市城市管理局的组建工作。

由市编办牵头,建委、人事局、财政局配合,立即着手研究方案,明确机构性质、职能定位、编制规模、经费来源。

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东原实际,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报市委常委会研究。”

“好的,书记。”

郭志远立刻在笔记本上记录。

马清文见状,趁热打铁:“书记,我们城管处的处长孙汉同志,是从平安县建委上来的业务骨干,对城市管理工作很熟悉,责任心也强。

我建议由他担任城管局筹备组的组长,具体负责前期调研和方案起草工作。”

于伟正略一沉吟,摆了摆手:“清文同志啊,筹备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需要强有力的协调。

筹备组组长还是由你或者是你们的班子成员亲自担任,孙汉同志嘛可以作为副组长,具体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

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于伟正最后强调:“在城管局正式成立并有效运转之前,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主体责任不变!

光明区委区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常云、令狐同志,三天之内,必须把辖区内的环境卫生问题彻底整治干净!

这是死命令!

城管局成立之后,城市管理的具体职责,再逐步移交。

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

臧登峰擦了擦汗,和马清文低声交流了几句。

孙汉作为中层班子坐在后面角落里,听到让自己当副组长而不是组长,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打起精神,快步上前想再在马清文面前露个脸汇。

马清文正和臧登峰说着话,只是对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