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臧登峰道出原委柳如红吐出实情(1 / 7)
当我满怀期待地阐述完争取电厂项目的想法后,听到他那句轻飘飘的“研究研究”
,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明白,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藏着他内心的犹豫和不太乐意。
修建电厂,绝非易事。
这应当是基础设施建设中难度最高、工程最杂的项目之一,需要先精心完成地下初步可研性报告和可行性报告。
这两份报告,是整个项目的基石,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分析都必须精准无误。
之后,还得跨越重重关卡,获得计委、环保、国土等多部门的专项批复。
这些批复,是项目前行的通行证,缺一不可。
最后,再怀揣着所有资料,向省级部门进行申报。
按照正常流程,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通常需要3到5年的漫长时光。
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项目最终落在哪里,是由国家宏观层面决定。
但实际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协调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推动着项目的走向。
行政协调能力强的地区,凭借着出色的沟通与周旋,往往能将项目收入囊中;而能力弱的地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收获成果,自己却只能分得一点微薄的利益。
毕竟,从不同角度看,无论把电厂建在哪里,都能找到看似充足的理由。
所以,在实施立项之前,争取立项成了前期最重要的工作。
只有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才有可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电厂项目。
这和争取水库、铁路、公路项目一样,资源有限,若不主动去协调、去沟通、去争取,就只能与展机遇失之交臂。
而东洪的李泰峰,和张叔相比,就差在了争取上。
看着臧登峰副市长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我在心中暗自思索。
我清楚,他并非对我个人有意见,而是作为副市长,这个名额分配的权力,绝对不是谁轻易打个招呼或者说几句好话就能改变的,重大项目绝非儿戏。
而理由不充分吗,作为领导拒绝的理由俯拾皆是。
臧登峰副市长看我态度诚恳,继续道“朝阳啊,你也是一把手,手上也是有分配权和决定权的,市委市政府这次把电厂的工作全权委托给我,我就要负起责任啊,需要全盘考虑电厂的选址,既要保证能源供应的便利,又要兼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还要评估项目的经济适用性,确保投入能带来相应的回报;更要考虑项目对周边电网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说完之后,登峰副市长这才又端起杯子,喝了口茶之后,忙道:“我就不安排给你倒水了,一会我马上要走。”
我知道,登峰副市长说的这些理由,随便哪一个都能成为拒绝平安县建设电厂。
然而,我是和友福,文静一起到上海跑过项目的,那种滋味比现在难受多了,事关大局自然不会被领导几句搪塞的话就给推了,这是关乎东洪县未来的大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全力以赴。
我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登峰市长,今天您要去调研,我也不会过多耽误您的时间。
您看这样行不行,晚上咱们一起吃个饭,我和郑红旗书记,还有香梅书记,上次没聆听到您的指示,我一直后后悔,好不容易有那么一次跟您汇报工作的机会,但是永林市长到我们县里检查工作,所以就没来得及给您做专题汇报。”
提到郑红旗书记,臧登峰副市长的神情明显缓和了许多。
郑红旗曾是他的老下属,也是从计委系统走出去的干部,两人之间感情深厚。
而且,郑红旗已经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副市长的考察人选,而且郑红旗年轻,以后的展不可限量。
臧登峰副市长
↑返回顶部↑